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從今(107)年3月17日,行政院長說出:「深澳電廠所用的煤,是用乾淨的煤」開始,或在2天後,改稱為:「乾淨煤」,到今年10月12日,院長在立法院答詢時再說出:「同意停止興建深澳電廠」。這半年多來,「乾淨的煤」在台灣能源供應或能源政策中,造成很大的新聞性。
煤,無疑的是化石燃料中最「髒」的一種能源。煤燃燒進行發電之後,會排出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對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造成影響;也會排放空氣污染物(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及細懸浮微粒PM2.5等),對人體健康有害。而「乾淨的煤」,是從Clean coal轉譯過來,應稱之為「淨煤」,其所應用的科技,則稱為「淨煤科技(Clean coal technology)」。透過淨煤科技,可以降低空氣污染物的排放,也可降低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在降低二氧化碳人為排放的淨煤科技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碳捕獲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碳捕存或CCS」。
本次演講將從「淨煤」與「淨煤科技」的科學涵義出發,瞭解碳捕存(CCS)如何協助解決全球暖化,並分析碳封存(Carbon Storage)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台灣是不是需要、有沒有能力、可不可以做到碳封存?以及面對這一項減碳技術,大家會有的疑問,還有我們面臨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