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海底地震觀測網
105/12/01
瀏覽次數
1679
IC之音廣播電台
|
台灣陸地上的地震測站超過700個,但是在周邊的海域,雖然面積是台灣本島的好幾倍,地震測站的數量,卻連陸地上的一成都不到。為了補足這方面的地震監測資料,國研院結合中研院地科所與中山大學,研發海底地震儀,並發表相關的成果。請聽今天的科學三分鐘:海底地震觀測網。
當研究人員的腳,輕輕地在地板上跺一下,即使他站得很遠,地震儀的感震器都可以立即收到訊號,傳送到螢幕上。其實,它還可以感測到更遠的、更細微的震動。
這是國人自行研發的「準寬頻海底地震儀」,所謂的「準寬頻」,意思是說,它可以偵測到從遠方傳來的低頻地震波,因此,它的偵測範圍,比目前台灣常常使用的窄頻海底地震儀要廣大許多。
這架海底地震儀,作業深度可達到水下5,000公尺。它是怎麼放到海底並回收的呢?跟浮力原理有關。原來,它是藉著浮球與重錘,適當調配重心與浮力,讓它以每秒0.7公尺的速度,以水平的姿態下沉,把感震器和儀器球放到海底。光靠它本身的電力,就可以在海底運作長達一年。等到要回收海底地震儀下載資料的時候,研究人員會從船上向海底發射特殊的聲波,當儀器球上方的音鼓接受到聲波的指令,就會釋放下方的重錘,海水的浮力就會讓整套裝置自然地浮上海面。
因為這些設計,讓這架海底地震儀不需要接電纜,能夠長期地蒐集地震資料,而且成本低廉,可以大量設置,廣泛地涵蓋台灣周邊海域,獲取更多更精確的海底地震資訊。它有多便宜呢?打個比方,中央氣象局鋪設45公里長的海底電纜加一部地震儀等觀測儀器,耗資將近四億五千萬元,而這種海底地震儀,一架的成本只要90萬。
不過,中央氣象局的海底地震儀成本高,是因為它要做「即時預警」,也就是海底地震一發生,就馬上回傳資料,讓本島可以防範。海洋中心的海底地震儀,卻要等到船隻去回收,下載資料才行,不能做即時預警。因此它的主要用途是長期研究。本集單元的科學顧問蕭毓宏博士,就用海底電纜為例,說明了海底地震儀的重要性。
我們對於海底的地質其實了解得並不夠多,因為之前並沒有很多的觀測資料。像是地震發生的時候通常伴隨著海底土石流的發生,如果我在這邊有鋪設管線或是電纜的話,是很容易被掩埋或是受到影響的。像2006恆春大地震那次就震斷了海底電纜,造成了國際通訊的中斷。如果你有足夠多的觀測資料的話,可以看到哪邊容易發生海底土石流,或是海底地震的發生,你在鋪設管線或是電纜的時候,就要適當地避開這些地方,或是做一些保護的措施,讓設備不會受到破壞。
我國推動建立「海底地震觀測網」,有計畫地監測台灣周邊海域地震的位置、深度及規模,未來對於海底電纜等設施的保護,以及與地震相關的學術研究,都將做出貢獻。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
準寬頻海底地震儀
您可以透過這個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本單元由科技部補助製播】2014-10-12 16:55:00播出
地震儀(4)
推薦文章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老舊門鉸鏈到年輕膝蓋,自體幹細胞治療讓人重返跑跳的日子
艾登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19
永續的碳循環產業鏈,讓二氧化碳不再人人喊「減」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