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到現在,人類的生活作息已經深深地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其近年來,由於物聯網、大數據、數據分析、資訊技術、雲端運算和人工智慧的崛起,智慧生活的概念已經逐漸融入到人類的生活當中了,並大大的影響人類的生活。「革命」這詞指的就是出現了新的技術或是出現新的概念、新的視角,而造成人類的經濟體制和社會架構受到改變。工業4.0最早是德國政府所提出,目的是為了解決德國產業發展上的問題,使其轉型成功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的全面自動化生產,為解決德國在網際網路與行動網路上面,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的問題。所以,德國的首要目標,就是希望可以打造出智慧工廠,並希望可以讓製造業全面的智能化。
邁向工業4.0時代的衝擊
說到工業4.0的先驅工廠,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位於德國鄉間小鎮的工廠-西門子(SIEMENS),我們常常在電影中看到未來工廠中機器的智慧化運作,廠內工作和產品都是由一條生產線組裝而成,而不是透過員工將各種零件組裝成客戶所需的產品,這看似夢幻的電影情節,在西門子工廠中,就好像觸手可及的未來。西門子在德國安貝格(Amberg)城鎮的智慧型工廠中,員工人數只有1000多人,他們負責的工作,幾乎都是電腦控管工廠中的運作,而非傳統工廠,員工們大多數從事生產線作業,他們透過網路接單進行大規模訂製(Mass Customization)的方式,根據客戶不同的需求,變更生產線運作的流程,充分達到工業4.0所提倡以客戶端需求出發-即「智慧製造」的訴求。此外,透過機器間的物聯網和智慧化,將測量的數據傳到控制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加以提升產品的品質,讓工廠的運作更透明化,也使工廠中的產品瑕疵發生的機率,可以降至1%以下,是德國工業4.0乘風破浪的推手。
工業4.0所帶來的影響,從效率、數量、品質都會有明顯的提升,但帶來的問題卻有如:傳統製造業的沒落、員工失業等等的許多問題,人類可能被自動化和機器人取代的議題也引發社會的高度關注。事實上,以德國西門子公司四川成都廠為例,其訂定的目標是希望未來幾年內達到全自動化,這樣的策略是否意味有更多員工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但是西門子公司的規畫並不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而是希望當工廠全自動化時,生產出的產品可以大量的增加,相對的,人力的作業品質也跟著提升,即人類從生產者升級為管理者,所負責的工作內容則主要為監控和維護正常生產線運作等重要工作。
工業4.0是主張人類可以從複雜單調的工作中擺脫,並期望可以提升人類在工作上的精力和體力。工業4.0是人類的應用系統,並不是為了淘汰人類而產生出來的系統,人類只是從生產者升級為管理者。事實上自動化和機器人是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許多的職業傷害,並且讓生產線的員工能夠工作更久。有了新的高科技幫助,更能讓人類將心力都放在創新、創意的地方,設計出更多低成本高品質的產品,來打造出一個優良的工作環境。
副總編輯: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陳坤志教授
總編輯: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黃英哲教授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
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