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人造甜劑
98/12/03
瀏覽次數
21814
林天送
|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暨神經科學系
化學家常常要做很多實驗才能找到所要的產物,把 A 加上 B,在不同條件下(如溫度、壓力、pH 值、溶劑等)可能產生不同的產物。但在化學史上,有許多產物是無意中發現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 3 個人造甜劑:糖精(Saccharin)、Sucaryl 及 NutraSweet(也稱 Equal)的發明經過。
小百科
天然的甜劑以蔗糖為主,是葡萄糖和果糖結合形成的。人體藉由胰島素把葡萄糖帶進細胞當作養分,但有糖尿病的人缺乏胰島素,無法代謝葡萄糖,糖分就滯留在血液中,最後以尿液的形式排泄,因此有糖尿之稱。人造甜劑的發明,使得患糖尿病的人也能嘗到甜頭。第1個人造甜劑是糖精,化學學名是苯甲醯正—磺胺;其次是 Sucaryl,學名是六環烷磺胺鈉;最後的 NutraSweet 是阿斯巴甜,學名是 N- (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1-methylester。
發明者
這3種人造甜劑都是在美國發明的。糖精的發明專利是由法堡(Constantin Fahlberg)於 1885 年獨得,法堡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化學研究生。Sucaryl 的發明專利是由史偉達(Michael Sveda)於 1937 年申請得到的,當時史瓦達是在伊利諾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NutraSweet 是由謝拉特(James Schlatter)於 1965 年申請發明專利,謝拉特是瑟爾藥廠(Searle)的研究員,擁有博士學位。
靈機一動
這 3 種人造甜劑都是無意中發現的,再進一步測定、精製、合成而申請到專利。先來看法堡是如何發現糖精的甜味。有一天晚上,法堡在家裡用晚餐,他發現手裡拿著的麵包有甜甜的味道。他就隨口問老婆是否加了糖或用特別方法做的,老婆說還是用和往日一樣的麵粉,也沒有加什麼特別成分。他的老婆抓了一塊麵包嘗嘗,卻沒有什麼味道,她說大概法堡在實驗室忙壞了吧。
法堡覺得奇怪,就用肥皂把手洗乾凈,再抓另外一塊麵包嘗嘗,這次沒有甜味了。因此法堡斷定甜味是來自他的手,猜想是下午在實驗室沾到什麼藥品得來的。吃完晚餐後,甜點也沒吃,他就跑回實驗室尋找甜味的來源。
他把那天下午碰過的藥品和產物一個個找出來,然後用手指沾一點嘗嘗味道,發現甜味是來自他正在合成的化合物苯甲醯正—磺胺。他就把它命名為 Saccharin,取自拉丁文 saccharum,是蔗糖的意思。後來發現糖精的甜度比天然蔗糖要高三百多倍,是世界上最甜的化合物。當時法堡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雷姆先(Ira Remsen),雖然師生曾經共同發表過糖精的合成論文,法堡卻獨自申請專利。
再來看 Sucaryl 的發明。當時史偉達是在伊利諾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他的研究工作是藥物合成,尋找可以殺死細菌的磺胺藥品。史偉達是個抽煙斗的人,但 1936 年俄亥俄州患水災,煙草都泡了湯,因此有一陣子煙斗用的煙草都有霉味,史偉達只好改抽香煙。但他不喜歡香煙,因為抽煙斗可以咬煙管過癮,抽香煙只能咬煙頭,很不過癮,常常煙頭煙紙都是濕濕的。
1937 年的一個下午,在做實驗時,他把抽了一半的香煙放在實驗檯上,做了幾個步驟的實驗後,又拿起香煙再抽,卻發現有甜味道。他就開始找甜味的來源,把那天下午動用過的藥品都找出來,然後一一試味道,結果發現是來自他剛合成的一些六環烷磺胺鈉結晶體,是屬於 cyclamate 族的化合物,史偉達把它命名為 Sucaryl。
Sucaryl 的甜度比天然蔗糖高三十多倍,但比起糖精的甜度還差十倍,因此當時沒有人問津。不過食用糖精後會有苦味,而且糖精的甜度在加高溫後會大降,後來就有公司把糖精和 Sucaryl 混合當甜劑,風水輪流轉,Sucaryl 也變得很普遍。但是到了 1970 年代,動物實驗發現糖精和 Sucaryl 會引起膀胱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開始禁止製造。
最後來看 NutraSweet 的發明。發明者謝拉特是瑟爾藥廠的研究員,他的工作是抗癌藥物的合成。1965 年他在實驗室做一個加熱反應實驗,不小心碰到反應瓶,把一些溶液潑到瓶外。後來他把反應瓶拿到別的櫃檯上,剛好有一張紙掉到地上。他想去撿那紙張,因此先用口水舔一下手指再彎腰去撿,但發現手指有甜味。謝拉特注意到剛才潑到反應瓶外的一些溶液已經產生結晶粉末,他的手指曾經沾到那溶液,他推測一定是那反應產物帶來的甜味。進一步地嘗試,果然不出所料。他就把它命名為 NutraSweet。
NutraSweet 的化學結構是由二個胺基酸(aspartic acid 與 phenylalanine)組成的,目前還沒發現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是最常用的人造甜劑。
擊掌回響
雖然這3種人造甜劑的「發明」都是意外的「發現」,但發明者能有「準備的心」,當意外嘗到甜味時,能進一步追查、精煉、用心再合成,這些都符合科學家的研究精神:在有甜味的前提下,重複求證,最後得到一致的答案。但是這3種人造甜劑的化學結構完全不同,為什麼會有甜味是一個謎。後續的突破的故事會報導,近年來科學家如何利用基礎科學去探討甜劑的結構。
深度閱讀
Flatow, I. (1993)
They All Laughed... From Light Bulbs to Lasers: The Fascinating Stories Behind the Great Inventions That Have Changed Our Lives
, Harper Paperbacks, New York, US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cchar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gar_substitute#Cyclamat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qual_(sweetener)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9年12月,444期,70 ~ 72頁
糖尿病(74)
胰島素(35)
人造甜劑(3)
糖精(1)
阿斯巴甜(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6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