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在科學與不科學之間–我們建築
98/04/10
瀏覽次數
18975
姜樂靜
|
姜樂靜建築事務所
女科技人
朋友常笑我不適合冠上「女科技人」的封號,因為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在外面趴趴走,看工地、兼課、擔任都審委員,不常使用電腦,只是偶爾會用數位相機,整理 powerpoint 檔,或利用手機傳簡訊交代工作。不過,我還是想為自己辯白一番。
我的建築設計工作是最前端的構思。必須親臨凌亂的基地現場發現問題,把它手繪成草圖後,再與同事研議修正,以期找到最佳的解決策略。基地必須去很多次,吹風淋雨、晨昏拜訪都有助於模擬與結論,用不同的速度開車或走路去感受它尚未被開發前的魅力,安靜專注地把自己的感覺打開,去傾聽它的前世,並給予最恰當的未來。
工作的成就與困擾
近期剛完工驗收的清華大學學生宿舍,以「寬廣」為名,是我與未完成建築工作室合作的案子。手指狀分叉的建物形態伸入樹林中,讓每個房間都能擁有良好的視野,有如經濟、效率的船艙風格。易於步行的樓梯、層退的甲板,可以讓學子迎著風眺望開闊的清交校界處的樹海,向清華早期校園樹林中現代風格的建物致意。純粹的內省、美感與思辨,是我們對培育科技人才搖籃的詮釋。
美中不足卻又關鍵的是雙人房內家具的配置。原本設計的考量是床舖採L型的配置:兩人書桌面窗,上舖靠走道,高 145 公分,上方尚留有 135 公分淨高,下方是兩人的衣櫃;下舖靠門側,與上舖垂直。在建築物定案發包後,校方為了分配上的公正、管理上的便利及全校宿舍家具統一,改以整體採購,把 190 公分高、床舖下面是桌子的成形家具,硬是塞入樓層設計淨高度只有 2 米 8 的房間裡。
我們競圖獲選的房子設計,就是考量到會有兩種床舖選項給入住的同學選擇:重視私密的人可選上舖,空間雖會稍感壓迫,但無礙起身;選擇下舖的人空間感則比較舒坦,起床行動容易,用以體貼不喜歡爬上爬下、身軀較大或月事經痛且量多的女生。
當初校方同意要先做兩間不同配置的樣品間,讓同學可以充分表達意見,但是最後只置放了預定統一採購的樣品,導致開窗與冷氣位置因不符家具規格要求而需我們配合修改設計。常看到校園裡整齊劃一如軍營般的教室與宿舍,房間裡制式的桌子、床、書包、制服,許多創意設計都因此被抹煞,或許就是在臺灣身為建築師的悲哀吧。
建築的理想與妥協
「建築是抵抗的屏障」,支撐與覆蓋是建築工程裡兩個基本的元素,就像帳篷或陽傘。支撐的傘骨是梁柱基礎,覆蓋的布面則是樓板面、排水露台及屋頂。在結構與消防設計階段,建築師必須輸入各種可能的破壞力,檢驗整體框架設備是否會因受災變形而馬上倒下?是否讓人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逃生?
建築物是不同工種複合的結果,人人關切,用來安身立命且是一輩子的重大投資。建議沒有足夠了解與維護興趣的人,最好買有管理系統且有優良售後服務的公寓。別墅的隱私固然好,自由度高,但請把維護的心力視為樂趣,常常整理庭院或油漆保養。就像車子如果能夠細心整理保養,它就會為你帶來喜悅並保障你行車的平安。
建築師設計的職責是在經費許可下,考量山、海、城、鄉之間的平衡點,盡可能防範天候、人為與外力的破壞。經由現場鑽探可約略測知地質的狀況,水文、風向、雨量的變數也可用來做災害防治的評估,如同病歷表,都是建築師設計時重要的參考數值。
初期,建築師會有材料運送供給、人力工種、工法適切的建議與分析,例如何者是容易損壞、需要經常維修的物件,又是否要設計成容易拆裝的方式等。但不僅是在工程面,在材質整合,創發空間魅力,以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受,也是設計的重點。科技並非萬能,勤跑基地跟環境搏感情,反倒能找到最貼近地域與人心的形體與材質。
目前令人憂心的是整個建築生產線上的易於妥協。妥協於有愛心與耐心的設計人才少、妥協於好工人難尋、妥協於業主沒有更上一層樓的決心。人人都成了急切賺錢的業務買辦,而欠缺整體設計、界面結合的思考。最後,工地最常用補土、萬用矽膠或膠帶,表面上黏住不同精準度的材質與物件,只求撐過保固期,然後把潛藏的煩惱留給後人。
未來的期待
建築業目前在臺灣是屬於「低科技」,甚至是接近「手工藝」的產業,大致可區分為現場灌鑄與少量的工廠預鑄,這是人力提升、環保觀念與精準要求的重要課題。
目前有心的建築師正朝向兩極發展:一是追求國際式樣的精準美感,使用鋼構帷幕來呈現輕巧的現代感;另一則是以純手工技藝保存地域風貌與材質。這些努力都是希望擺脫常見的貼外飾磁磚、劃一笨重的外觀。但是設計者常苦於創造力有限,於是讓電腦隨機繪出一些美麗的形態,再用非常高的代價去完成一艘像太空船的建築,然後空調一裝,幻想周遭已經邁向新的太平盛世。
但如杜甫所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何符合居住的基本需求,並滿足學習、與人相處、追求健康的欲望,才是最重要的民生大事。我們產、學、官是否虛耗了太多紙上研究與設計的精力?學子們什麼時候可以捲起袖子褲管直接下鄉、進工地、面對真實的戰場?
在科學辦案中,雖然可以用現場細微的證據以高科技還原真相,說明事件的發生,但最初的「動機」才是破案的關鍵,而這點卻很難依賴科學工具去測知。滿足大眾對一棟建築的渴望,預測危機、化解擔憂、達成使命,並賦與美感或創發材質獨特的見解,成為人們深刻記憶的背景,就是建築人最棒的禮物。
綜合言之,建築師是既理性又感性、身兼數職、豐富有趣、又可以改善社會的行業。去感應一塊基地對你說話,傾聽它希望成為什麼,這已經跳脫科學的精神直達心靈的層次,等待著一個訊號或天啟的靈光直達心靈境界。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9年4月,436期,20 ~ 25頁
女人(6)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