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蛇的保命招數
102/09/13
瀏覽次數
810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科學家早就知道,有些蛇兩年不吃東西仍然能夠活下來,但是一直不知道其中的祕密。美國阿肯色大學一位研究生麥古(Marshall McCue),找了3種不同的蛇,包括蟒蛇、響尾蛇,一共62條,半年不給牠們吃東西,同時研究那些蛇的生理變化。他想知道蛇那麼能挨餓的祕訣。對那些蛇來說,在野外,半年不吃東西並不稀奇。不然,麥古可能就會被以虐待動物的罪名起訴。
麥古仔細記錄那些蛇的生理變化、形態變化,以及身體組成的變化。他發現,蛇能夠降低新陳代謝率,應付飢餓壓力,最高可以降低72%,以三分之一不到的新陳代謝率維生。蛇是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需要的維生能量本來就很低,但是科學家從未想到牠們可以把新陳代謝率降到這麼低的程度。
麥古的另一個發現更令人驚訝:蛇雖然挨餓,而且新陳代謝率已降到非常低的程度,牠們仍然會繼續生長;身體繼續變長。這表示,蛇在挨餓的狀態下,不僅新陳代謝率降到非常低的程度,能量的利用效率也提升了。
在爬行類中,蛇演化出來比較晚,大約1億年前(白堊紀)才出現。但是,在現代的爬行類中,蛇是大宗。換言之,蛇是非常成功的爬行類。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7年10月,418期,76 ~ 79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0/08
當 AI 晶片全面進攻終端裝置,產業有哪些挑戰與應用?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