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酸雨下呀下

97/12/02 瀏覽次數 18921

小時後總是聽長輩說,大頭大頭下雨不愁;長大後卻看到醫學報導說,淋雨林多了會變禿頭。空氣品質差造成的酸雨,淋多了到底會不會變禿頭,被稱為酸雨的酸性有多高,對環境迫害的程度又有多嚴重,看看下面的報導,我們讓科學家來說分明。

內容大綱

很多人或許會說,酸雨是什麼? 嚐起來並沒有酸酸的味道,嚐起來不酸是因為要達到人體味覺可分辨的酸鹼值,至少要在 pH 值 4.5 以下。而雨水的 pH 值只要低於 5.6 就可以稱為酸雨。這樣的酸鹼值大概只比蘇打水再高一點。

我們看到的酸雨,含量最多的就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中的硫酸主要是來自電廠和工廠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碰上空氣中的氧轉換而成;而汽機車所排放的氮氧化物,則會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成硝酸。不過,這些酸性氣體在雨水中佔的比例並不高。

它(酸雨)那個 99% 是水,剩下的那個雜質是酸,酸都是 10 的負 6 次方,就是說水裡面 10 的 6 次方的水,才含有一些酸。

常常有人認為酸雨會造成禿頭,但科學家表示,酸雨成分中的酸性物質很微弱,對人體的危害並不大。反而對萬物賴以維生的大地之母—土壤,影響最嚴重。

像農田那種地方,表面的鈣質流失了很多,受到酸雨的影響,這倒是潛在的危機。

或許我們用肉眼還看不出來,但是其實土壤中的鈣質,接觸到酸性雨水中的硫酸,便形成了硫酸鈣,而可溶性的硫酸鈣會隨著水流被沖走,表層土中的中和力就會減低。

過去我們都認為酸雨對森林和植物有很大的影響,但其實臺灣山高水急的地形,讓雨水在流動過程,無形中加強了水的中和力;反而是水流平緩的湖泊以及河川,容易累積酸雨中的酸性物質,湖泊與河川變酸了以後,許多魚類就沒辦法生存。說到底,酸雨直接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水,為了享有純淨的水質,我們必須先正視空氣污染問題。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