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仿生與日常生活及科技
102/10/15
瀏覽次數
3904
陳楚驤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量測中心顧問
人是習慣的奴隸,每天習慣於日月星辰、山水風雲、蟲鳴鳥叫,每天有著很多的事情耗盡心思,對於週遭存在事物總是匆匆一瞥,無暇注意自然帶給我們的暗示;這個「早知道」的現象,天天環繞在你我周圍,並時時刻刻展現其演化成果。壁虎具黏性的腳為何不會髒?蜘蛛的絲真的是用吐的嗎?響尾蛇飛彈跟蛇有什麼關係?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專利嗎?魚在水中的反應為何如此靈敏?螢火蟲的光又是怎麼來的?身體裡的分子怎麼變成蛋白質?
許許多多的習以為常的事物,直到今日我們才突然間驚鴻一瞥、靈光一閃,注意到這大太陽底下存在許久的新鮮事…。仿生同時也是文化藝術的重要源起,象形文字、武術拳法、天鵝湖,歷史上的木牛流馬,個個都是生活中值得探討的有趣題材。本次講座邀請工研院量測中心陳楚驤顧問主講,歡迎您一同來探討。
仿生(51)
推薦文章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