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賴錫三學術生涯的探尋之旅

106/09/26 瀏覽次數 5315

高雄柴山西子灣邊,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賴錫三以山為伴,以海為鄰,活出了自己的「道」。

長年研究老莊思想的他,一度想在緣起性空的佛學思想中找尋人生答案,繞了一圈終究體會到自然才是生命的真理,浩瀚的世界更讓他了解人類非宇宙中心,宗教也只是方便法門,「海風一吹,所有的情緒都可遊心於淡、合氣於漠,回到清安寧定,並由這個虛懷中空的平淡處,成為可以積極行動的起點。」他說,也曾一度否定學術,然終究在老莊之中找到安身立命所在,並為激活「當代新道家」付出一點微薄心力。

 

將哲學體現入生命的洪流中

 

「會對哲學產生興趣是在大學時旁聽了已故中興大學中文系王淮老師的課,才發現竟然有人可以活的這麼精彩,而王淮老師更是一位活在古典哲學世界中的奇倔人物、魏晉風範。」賴錫三說。

年輕時,曾如同一般人一樣對實用性人文科學如法律、企管感到興趣,宜蘭高中畢業後,賴錫三進入中興大學歷史系就讀,那時就像大部分文史科系的同學一樣,以轉到法律或商學院為目標,但旁聽了王淮老師的課後,卻啟動了賴錫三哲學思想的DNA。

 

「王淮老師是新儒家大師牟宗三老師的愛徒,也是當代中國哲學的一位傳奇人物,因為他一生都在體現老莊思想,不管是講話、姿態等,都像是活在現代的魏晉人物,而且他認為生命要活得像那個樣子才是真正的學問,他讓我暸解到中國古典學問不能只作專業研究,而要把它體現出來當作生命的轉變。」

 

王淮老師的風範對賴錫三影響重大,他開始大量閱讀文史書籍,也曾呈現半流浪的狀態,深夜徘徊在校園湖畔思考,終於,賴錫三體會到實用學科並非是他想走的未來,在讀完兩年歷史系後他毅然決定改念中文系。

但在中興大學中文系讀了三年,賴錫三發現到當時中文系古典派的老師,大都缺乏積極回應當代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決定往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對話的方向前進,那時深受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思想啟發的他,報考了有研究海德格思想師資的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而當時的中央大學滙聚了許多當代新儒家的學者,更是形塑了他長期徘徊在儒、道對話的辯證懸疑狀態。

 

在博士研究過程中,賴錫三啟發於史作檉、從學於楊儒賓。前師偏向以自然來統合人文,將中國哲學最根本的天人關係溯源到人類學的古文明角度。後師則偏向用人文來滙歸自然,其歷史意識、人文宏識,常讓人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慨嘆。這些哲人、鴻儒,都是用全部的生命去體現他們所相信的「道」,那種近乎宗教式的獻身於自然天地,又迴向人類歷史的博厚情懷,一直成為賴錫三的生命典範。

 

追尋自我道路的英雄歷程

 

剛踏入碩士階段,賴錫三因私人因素決定休學一年,他找了個農業與昆蟲實驗的助理工作,流浪式的遊山玩水,漂浮找根。但這樣的生活並非無意義,以現代的話說,這一年可說是他的壯遊(gap year)之年。在山水之間,療癒自我,收拾破碎,準備新生。

 

結束了一年的自我放逐後,賴錫三重拾課業,但內在的鼓聲依然不歇地督促他努力聆聽心音,而他也持續進行著佛法與禪宗的修持實踐,「碩士班時期我想要從宗教中找到生命轉化的力量,那時吃素持戒、山上打禪、尋覓宗師,也曾在宿舍自己搭帳棚閉關,想要用身心去證驗某些超越經驗,但都是一場空,我發現宗教並不能完全否定文字、人文,以及倫理性,於是重又和文字和解,並將熱情從宗教轉回學術,後來我在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寫的是道教的內丹研究,當博士論文結束後,我也結束了自我在宗教上的追尋。」這段話,大致可總結他自己在學術上的探尋之旅。

 

而後,賴錫三將研究領域擺放在中國哲學的當代性詮釋與重構,而他也對儒釋道三教哲學都有高度興趣,至於寫作的重心則集中在老莊思想、道教內丹、神化學、氣論身體觀。近年來,他著手激活當代新道家學派,也希望將台灣人文學界發展出的「跨文化莊子學」推展到香港、大陸等華人學術界,一方面希望將道家的智慧以更當代的語境加以詮釋,二方面則希望把莊子的智慧放入古今中西的跨文化脈絡。

 

目前賴錫三也和精通漢學與哲學的德國學者、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員何乏筆,共同合作並推動和法國莊子學、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跨文化對話,嘗試讓古今與中西,能夠跨時空、、跨文化地相互學習、相互轉化。因為西方現代性理性文明似已走入發展上的困境,歐洲許多人文學者亟欲從東方智慧裡尋找養分。當代性重講、跨文化境域的莊子,似乎有可能就是跨域對話的那個轉接器。這是一條嘗試貫古今、通中西之變的文化之旅。

 

「莊子的『道』對我來說不是一條單一的道,他認為生命的變化是無止盡的,他反對唯一的道、唯一的真理,而且人不是自我成就,而是與歷史文化、自然萬物有著複雜而微妙的互動關係,所以人的成就是受許多生命的交織才能蛻變形成的,因此我相信多元性、深層變化、與時俱進,這樣的道與其說是個人自我完成,不如說是促成多元生命、多元文化的互相養護與交織演變。」這是賴錫三的體會,也是他學術生涯中最肥沃的養分。

 

深受小時經驗的影響

 

「道」,聽起來似乎很抽象,但如同作家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著名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所述,為了渴望身心安頓,走上英雄歷程前都得歷經一番艱險與磨難,而賴錫三走上的這條奇幻之旅,等在他前面的目標,就是發現到萬物都能帶給人們收穫,或許這可稱之為物化之「道」——物我交織、人我相養的豐富道路。

 

「我很喜歡日本宮崎駿的動畫,他的基本意識是萬物背後都有其生命之道,不能被隨意冒犯或當工具,然而近年來科技正在大規模侵襲萬物的神聖根基。莊子的《齊物論》也是在談論類似的關懷,萬物既差異又平等,人類其實不是最萬能的,也不該是宇宙的中心軸,更不應該把其他生物視為次等存在,甚至只是有待宰殺利用的資源物。」他說。

 

每一部宮崎駿的動畫,如《風之谷》、《魔法公主》、《風起》等,他都喜歡也幾乎都看過,甚至看過好幾遍。「宮崎駿熱愛自然且反戰,他對自然有信仰,並對科技的濫用有沉痛的批判,而講述少年飛機夢的《風起》則結合個人夢想與戰亂大時代的故事,史詩般地沉思個人與大時代的命運交織。總之,宮崎駿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靈魂,那種自然與人文統合起來,既溫暖又厚重的人格靈魂。」

 

追溯賴錫三的成長歲月,少年長於宜蘭礁溪的他,是在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長大,因受到父母無為而治的教育方式,他擁有很多小孩沒有的自由,「小時候和同學睡過海邊,埋沙子燒漂流木,看著朝陽而起,國高中時期的許多閱讀經驗也都在田邊,這樣野性的童年讓我領會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自然風土,而且身體裡的海洋高山、平原稻香、四時氣韻、一旦一暮,形塑了我對自然的入迷與依託。」他說。

 

來到西子灣之前,賴錫三曾在嘉義中正大學教過十多年的書,那時他買下農田滿足對自然的嚮往,而這種渴望帶著他一步步往南台灣走,對宇宙的情懷更培養了他對自然的超越性向度,也讓他著迷於老莊天人之學。

 

回顧這一路歷程,從徬徨到終究確定的生命,雖也曾歷經佛法與禪修既真實又虛幻的生命清涼,但割捨人間世的那段歷程並未白費,現在反而成為滋養他反省人間與超越的經驗沃土。回頭重新審視,不管發生了什麼經歷,最將會回歸到自然無言,卻又生生不息的天地。歸根復靜,是曰復命,老子這樣說。而莊子更是將這種自然浩瀚與人文創造,微妙而弔詭地接合起來。

 

賴錫三也強調:「一位研究者若要保有生生不息的熱誠,一定要回歸自己和別人的差異性,並且找出感動自己且能引發意義的課題,持續護持這樣的學術初心,才能走向自我天命,不白費人生一場。」而現在的他正努力跳脫中西文明二元、古今時空斷裂、文本與理論二分的舊框架,致力在跨文化中尋找能繼承古典世界的未來性,這工作已成為他從自然天地中遊乎人文的使命。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