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可溶你體的新發明
102/05/16
瀏覽次數
13792
張涵茜
|
自由撰稿者
美國科學家發明出「可溶你體」的超輕薄電子儀器,根據科學期刊(
Science
)刊登的研究指出,這樣的電子儀器可以在達成任務之後自行溶解,而這項新科技也已經用來消滅傷口上的細菌,希望未來可以利用在醫療技術上。
這項發明是以絲質外膜包覆矽和氧化鎂所組成,可以算是「瞬態電子」(transient electronics)的延伸。發明團隊在發明這項電子儀器之前,已經研發出「電子刺青」(electronic tattoos),是一種可以隨著身體延展和彎折的傳感器。他們說這項發明跟以往的發明大相逕庭,過去對電子儀器的發明都朝持久耐用發展,而他們的發明則是要電子儀器消失不見。
要控制電子儀器溶解的速度依賴兩個科學原理:首先要讓電子儀器可以完全溶解,然後要用一個外殼去控制溶解的過程。矽本身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溶解的速度依照體積而定,體積若是太大,則一輩子也溶不了。所以研究人員用的是一種極為細薄的矽膜,叫做「奈米膜」,可以在幾天內或幾周內溶解。溶解的速度則是靠蠶絲來調控。蠶絲可以溶解後再次塑型,蠶絲再次成形的結構會決定最後這個電子儀器溶解時間的長短。
目前實驗室已經測試了64像素的數位相機、溫度感應計和太陽能蓄電池等用途。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機械工程教授約翰‧羅傑斯 (John Rogers) 說:「這是一個新的概念,所以還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尚未被發掘。」 他也指出,這項新發明很有可能用在手術後的傷口,因為手術過後的兩周是受細菌感染的關鍵期,若是能夠在手術縫合之前埋入可維持兩周的滅菌裝置,將可以防止感染。
研發團隊已經在老鼠身上實驗出可以暖化傷口殺死細菌的裝置。還有其他利用這項新科技的點子,像是可以用來在人體內緩慢地釋出藥性,或是在腦部或心臟建立感應器,甚至是運用在電腦和手機等產品,讓這些產品更具環保概念。(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許益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分子系暨有機高分所
資料來源
BBC健康新聞 2012/9/2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