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耐震建築

97/08/20 瀏覽次數 14894

不論是臺灣過去的九二一,還是四川現在的五一二,超級強震所帶來的撼動,不只是人心,還有更多建築物,為了應對無可預知的天災,研究學家不遺餘力的研發出,具有隔震效果的耐震建築和制震器,透過下列的報導,我們帶您一起了解。

內容大綱

921 的恐慌,331 的驚恐,對臺灣來說,地震是最具有威脅性的天災之一,根據歷史的資料顯示,災情最嚴重的往往不是震央中心地區,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之一就是盆地效應,所謂的盆地效應,就像是敲打裝了水的臉盆一樣,停止外力敲打之後,水波仍然會持續蕩漾一段時間。同樣的道理,當震波進入臺北盆地無法立刻消散,就會產生共振放大,使搖晃程度更加明顯。

雪上加霜的是,臺北受地震災害威脅的主因,不只是盆地效應,還有地層鬆散。研究發現,臺灣北部土壤間的緊密度不足,土壤中有許多孔隙,因此,地層較為鬆散。地層鬆散加上盆地震盪的現象,使建築物在地震發生時更加危岌。

幸好目前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已經研究出隔震器來對抗地震的侵襲。隔震器是利用水平位移的原理來抗震,所以興建時必須設計隔震區,讓建築物有空間移動,提高搖晃的耐震程度。

另外,我們也可以在建築物的樑柱之間,加裝制震器,來吸收地震的能量,減少震動,保護結構體和內部設備。

像這個制震器,裝在樑柱之間,結構有變形的時候,就會讓這個制震器伸長或縮短,藉由伸長或縮短,它會吸收地震的能量。

臺灣位於地震帶上,承受地震的侵襲,成了不可抗拒的宿命,921 地震重創後,為確保結構安全與耐震需求,政府將建築法規由原本5級耐震標準,提升到了7級,希望藉此提高建築物的結構性能,保障人民安全。與地震共處,我們除了機警、細心,還需要有更高的智慧,才能有效減低天災對環境的迫害。

2008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二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