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博物館資源走入偏鄉科普教育之社會責任

108/05/17 瀏覽次數 2092
國際博物館日
 
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為了號召世界各國能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並促進博物館的發展,制定了每年的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
 
博物館的英文「museum」源於希臘語「Mouseion」,意思是「繆思神殿」。繆思女神是天神宙斯和記憶女神所生九個女兒的通稱,她們分別掌管歷史、音樂、戲劇、舞蹈、詩歌、科學、語言等藝術。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是古埃及亞歷山卓亞城的大學,那裡原是一座供人學習與研究的宮殿,從此供奉繆思女神的神殿「museum」就成為人類靈感、思想、教育、知識的集合與代表。「博物館」的由來另可追溯到西元前550年,一位貝兒夏提.南納公主在古城烏爾(即現今伊拉克境內)建了一棟建築物來收藏有趣或古老的物件,但當時並沒有「博物館」的名稱。
 
建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雅典衛城是當時最大的文化重鎮,現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 (謝百淇 攝)
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責任建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雅典衛城是當時最大的文化重鎮,現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 (謝百淇 攝)
 
自古以來,「博物館」成為人們收藏珍奇寶貝的場所,因此一度淪為各國展示國力及強權掠奪的「展覽館」。為了平息紛爭與保護人類共同的遺產,人們總算制定了章程定義:「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徵集、保護、傳播並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此定義標明了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責任,從近年來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也可發現,自2007年提醒人們保護共同遺產的責任,到2019年強調博物館是將當地社區的需求和觀點融入全球大環境的平台,肩負著各國文化中樞的重要角色。由此可見「博物館」被賦予的期望已由傳統的「收藏展覽」的角色變成應該積極關注民眾和社區的需求,希望能與民眾共同創造、分享和互動的知識平台,也成為蒐藏、研究、展示、教育、娛樂等多功能的文化教育中心。
 
歷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歷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

博物館資源的流通
 
世界上大多數博物館都將教育的功能視為其最主要的任務與目標。但博物館為非制式的學習環境,與學校制式教學著重於概念知識的傳授顯然不同。以學習者為中心出發的非制式學習環境可讓參與者自由選擇,引起參與者的興趣以及影響其對科學學習的長期投入,因此博物館應是民眾進入社會後最好的科學學習管道(Falk, Dierking & Storksdieck, 2005)。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博物學家的聖殿 (童琳茜 攝)倫敦自然史博物館,博物學家的聖殿 (童琳茜 攝)
 
博物館若能建立良好的科學學習中心與角色將會是社會培養公民科學素養最好的媒介與場所。針對高雄市地區的研究顯示(李偉廷、謝百淇,2019),「博物館」在提供與接受科學教育資源上的總流通量最高,其所提供的科學學習服務對於弱勢族群也最為友善,因此能提升弱勢族群進行科學學習的機會。然而,根據臺灣科技素養調查的研究顯示,50公里方圓內若沒有設立博物館的社區民眾參訪博物館的行為明顯下降,因此博物館應該藉由推廣(outreach)的方式,把其資源帶到偏鄉(Shein, Swinkels & Chen, 2018)。 
 
博物館該如何與學校建立合作模式,讓資源能發揮走入校園的實質功能,這方面可參考1999年美國芝加哥市進行的「博物館與公立小學合作方案」(Museums and Public Schools, 簡稱M A P S)。芝加哥市區九所博物館聯合動員主動尋求公立小學校長及該校四名教師兩年的承諾,將M A P S課程融於一般課程中,校長及教師夥伴必須參與專業發展活動及教育行動研究 (劉婉珍, 2014)。在博物館與偏鄉學校積極合作的模式下,偏鄉學校需要更多的資源介入與協助才能公平享有博物館的資源,也唯有博物館主動出擊,才能善盡其資源走入偏鄉科普教育之社會責任。

行動展示箱
 
自民國97年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將每年的特展內容設計成「行動展示箱~校園趴趴GO系列」,內含適於教室上課用的教案,學習單、遊戲教具等可提供教師帶入學校的教學以推廣博物館外的海洋教育。舉例而言,有一個行動展示箱,即是以「台灣淡水魚的來龍去脈」為主題,內容包含淡水魚介紹、河川環境保育、到課後遊戲等,讓學生能深度了解台灣的淡水魚。台灣的高山使河川具備瀑布、急瀨、深潭、淺灘等豐富多樣的棲息環境,純淡水魚中更有八分之三為台灣特有種,所以台灣的淡水魚種多樣性也極高。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行動展示箱~校園趴趴GO系列」(版權所有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行動展示箱~校園趴趴GO系列」(版權所有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台灣的淡水魚歸類其來源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陸源性魚種,在台灣與大陸華南地區仍是相連時經由河川擴散而來,後因冰河時期結束及台灣海峽的出現而被隔離在台灣河川中發展成特有種,例如俗稱「苦花」的台灣鏟頷魚,魯凱族語稱為「uuci」以及俗稱「溪哥」的台灣粗首鱲,魯凱族語稱為「varalaralane」即是,它們就像是台灣溪流裡漁兒的原住民,堅持守候在高山的溪流中,不畏近幾年多災多變的棲地變化。第二種為隨著洋流來到河口並上溯到溪流上游生活的海源性魚種,例如鱸鰻,魯凱族語稱為「tula」,但近幾年因為河川生態的破壞,已經成為日漸稀有的「流氓」,第三種則是人類放生飼養的寵物因而入侵的外來種,已造成台灣原生種淡水魚的生存壓力。淡水魚類的存在是檢測河川是否健康的指標,也是身為台灣子民應該具備的溪流生態知識。

走入偏鄉的「行動展示箱」
 
幾代以來,住在台灣中央山脈南端的原住民運用部落傳統的生態知識(TEK)及環境永續的智慧保護著他們周遭的溪流和土地。如部落附近的隘寮北溪支流是高屏溪的上游,溪流兩旁森林茂密,自然原始的生態景觀保持完整,加上水質清澈無污染,因此孕育了相當豐富的淡水魚資源,擁有多達6種以上的台灣特有種魚類,但這些魚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存在了多久?有外來種嗎?是什麼時候來的?
 
「行動展示箱」即規劃協助偏鄉小學發展在地溪流生態的STEAM展示課程,並融入學校之跨領域藝術、自然科學與環境教育課程,包含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Technology),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引導部落學童探究在地溪流生態學,淡水魚生物學並嘗試融入原住民的傳統生態知識(TEK)設計出具在地溪流生態特色之「原住民淡水魚行動展示箱」,進一步培育溪流生態小小解說員,讓學童可以有自信地介紹家鄉的特色,以家鄉的山河為榮,並沿著溪流到下游部落或社區學校推廣里山里海生態保育的觀念。
 
淡水魚科學繪圖與雕塑課程 (童琳茜 攝)
結論淡水魚科學繪圖與雕塑課程 (童琳茜 攝)
 
本文追溯了博物館的起源、功能、新時代角色的轉換,希望能成為科普及教育功能機構的作用。在21世紀追求永續發展與全球素養的趨勢下,博物館期望能與學校攜手共同培養學子了解在地、全球和跨文化的問題,學習理解和欣賞他人的觀點和世界觀,並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的互動,近一步激發為人類全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行動的能力。
 
STEAM 教育所培養的能力包含: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強調自我探索,探究、批判思考、創意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正好符合時下「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而「博物館與公立小學合作方案」更是推動STEAM 教育最好的平台,博物館在承擔其社會教育功能角色時可更靈活更具彈性的運用「行動導向」的教案與教具設計來與地方特性及需求結合將更具備知識轉換的價值;另一方面,把知識帶入偏鄉的實踐行動也須具備對在地所傳承文化的尊重與認知,始能讓施教者與受教者達到彼此豐富知識與提升能力的互惠價值。
 
最後,呼應今年的主題:「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期望「博物館」能夠透過創新性的展示及活動,突破傳統的角色,建立跨文化平台,拉近偏鄉社區與民眾的距離,以創造新文化的未來。 
 
責任編輯:郭啟東/國立中山大學
 
參考文獻
[1]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行動展示箱」
[2] Falk, J. H., & Storksdieck, M. (2005). Learning science from museums. História, ciências, saúde-Manguinhos, 12, 117-143.
[3] Shein, P. P., Swinkels, D., & Chen, C. C. (2019). Equitable Access to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8(2), 159-170.
[4] 李偉廷,謝百淇. (2019). 科學學習生態系統的資源流通性與社會包容性,科學教育學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 49-70
[5] 劉婉珍. (2004). 虛與實之間: 博物館教育改革的契機. 博物館學季刊, 18(1), 19-28.
 
資料來源
  • 本文由科技部「主題科學傳播」團隊策劃執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