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飛覽古今─從古輿圖看家園

105/05/03 瀏覽次數 2526
看過電影〈丈量的世界〉嗎?原著為德國文學作品,內容描述地理學家亞歷山大·馮·洪保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數學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認識世界,一個大膽冒險,親自深入荒野叢林了解當地風土;一個則運用絕佳數理能力,挑戰難度極高的大地測量工程。儘管兩者的做法南轅北轍,但多虧像他們這樣的科學家,地圖的測繪精準度才得以不斷提升,讓我們不僅可以定位自己目前身處的環境,也能循線向外探看更多世界的樣貌。

地圖的呈現方式反映人類文明演變史,希臘、羅馬帝國時期以天文觀察所推測的世界地圖已頗具知性觀點,之後歷經黑暗時代的宗教奇想,15世紀展開的地理大發現、16世紀晚期的三角測量、18世紀的經度確立、20世紀的航空照相與衛星遙測。時至今日,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已走入現代人的生活,它不但是我們前進未知環境的導航利器,在國防、環境科學和土木大地工程等領域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

地圖除了是國家擘劃建設的基石,也是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對生活環境的共同理解與記憶。現在我們只要啟動谷歌地圖(Google Maps)就能快速搜尋方位,了解周遭環境,可知在祖先的視角中,您熟悉的家園是何種面貌?宋朝《古今華夷區域總要圖》中開始有台灣地理位置的標示,當時被稱為「琉求」。清朝最為人熟知的「康熙臺灣輿圖」,則活潑鮮明地展現清初的台灣形貌和社會文化縮影,古人將這種繪有疆域範圍的地圖稱為輿圖。乾隆以前的輿圖多採傳統山水畫法,其精準度雖無法和經過現代測繪技術處理的地圖相提並論,但古輿圖既然是一種表達地理空間的載體,其中必定有許多足以代表當時地形地貌之標的物。這些地理屬性有些或許已與現今的稱呼不同,但參考各種歷史文獻、將古圖的屬性萃取出來,再予以適當轉譯,就能找到古今的對應關係。

舉康熙年間的輿圖為例,以「社」為名者多半是原住民聚落;而「寮」或「厝」則多為漢人聚落,藉由地圖上的紀錄,能夠區分出不同民族的居地分界線,印證當時清廷實施「漢番分治」,把原住民和漢人加以區隔的政策。又如現今人口稠密的台北盆地,在清人郁永河《裨海紀遊》文字描述中卻是一個與海相連的大湖,而在雍正年間繪製的「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台北盆地更完全浸在水中,當時台北湖可能曾經存在的推測,也引發地質學者的熱烈討論。

古輿圖能補歷史文獻的不足,其研究價值不言而喻。要看懂古輿圖並沒有特別的訣竅,必須長期累積觀察經驗,對古輿圖掌握的知識愈多,就越能從中獲得更多發現。然而,古輿圖通常以手工繪製,頂多只有一兩張臨摹本,如不善加利用、好好保存,一旦消失不見,對人類來說是很大的損失。許多國外研究或典藏單位,樂於將其擁有的古輿圖對外公開,供學界和社會大眾運用及觀賞,如此開放的態度,值得借鏡學習,畢竟,越多人觀賞、利用,就越能發揮輿圖存在的價值。

中央研究院自1989年起,開始從事有關地理資訊系統發展工作,同時著手進行基礎空間資料的收集,為提供可快速檢索、比對的資料庫,協助學者擴展研究議題的廣度和深度,在該院自有預算和科技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經費補助下,由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團隊,負責將取得的空間圖資,進行系統化整理並予以數位保存。然而,因古輿圖尺寸大、且每張圖的比例尺、座標不盡相同,掃描之後,還須以GIS軟體進行座標定位、圖形資料向量化、座標系統轉換、套疊、地標點考證等步驟,才能成為有用的數位資訊。

本展以清代所繪的「康熙臺灣輿圖」、「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臺灣民番界址圖」、「臺灣前山圖」、「臺灣郵傳圖」、「臺灣山海全圖」、「全臺前後山輿圖」、「臺灣前後山全圖」等8張台灣古輿圖,搭配衛星遙測影像,帶您飛覽古今,從細膩筆法所勾勒的山川地形、道路城鄉中,一窺清初的生活景況,以及當時人們對這塊土地的環境識覺,而對照現代科技忠實記錄的地貌,更能讓您了解在滄海桑田的歷史推移中,生活家園的變遷軌跡。

展示圖文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范毅軍研究員、廖泫銘研究助技師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  林天人副處長
視覺設計: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廖泫銘 研究助技師

著作權
康熙臺灣輿圖(摹本):國家重要文物,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品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品
臺灣民番界址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品
臺灣前山圖:大英圖書館
臺灣郵傳圖: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
臺灣山海全圖:法國國家圖書館
全臺前後山輿圖:美國國會圖書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