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數位攝影文化:小相機就能拍出好相片
103/11/19
瀏覽次數
5252
朱姵慈
|
世新大學新聞系
近年來由於數位匯流的發展,世新大學廣電系講師閔其慰說:「攝影不再是專業,而是一種通識,一種common sense。」攝影愈來愈普及,感光元件等價格也愈來愈低,CP值相對增高,攝影已經變成大家都會接觸的事情,不再是一般人難以跨越的門檻。
隨著數位化發展,我們已跳脫以往用底片拍攝。它帶來了兩種趨勢,一種是高畫質,另一種是便利性。閔其慰認為,專業人士比較在意高畫質,像是電視台、電影製作,這些都屬較高成本;而一般民眾比較常接觸的手機、傻瓜相機、類單眼等,不僅平面創作,現今也已開始應用它們製作短片、微電影,因此閔其慰開始在社區大學、攝影社團推廣小相機攝影課程。
閔其慰認為,我們不需要盲目追求攝影工具;利用手邊的小相機,隨時隨地拍出屬於自己的作品,一般大眾也能輕鬆記錄生活點滴、生活紀實。
閔其慰最喜歡街頭攝影。他說,街頭攝影能意外捕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記錄片刻與剎那──那種永久再也無法回來的時刻。自己的作品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香港尖沙咀所拍下的工作人員。當時那名工作人員恰巧回眸,流露出「你沒經過我的同意怎麼可以拍我」的眼神,相片裡那名工作人員凝視的眼神極其生動,活靈活現。
閔其慰經營「小相機拍出好相片」的社團,網友們會主動上傳相片到社團。他說,社團除了能鼓勵學生不斷創作,增強學員的延續性與熱誠,更可以凝聚與學生間的關係,社團裡會互相討論,發表個人想法,促進教學相長,成為有向心力的學習平台;相較於其他社團,更具功能性。他也認為,網路社群平台不僅是未來趨勢,更能刺激大家攝影,達到正面循環。
過去,照片只能從旁透過作品與人做單向溝通。但經由網路社群發展,影像的社群平台能夠輕易透過照片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換心得──雖然可能不知道對方詳細的感想,但仍然能從臉書中的「讚」獲得一種鼓勵;而網友們的留言,作者再回覆,更創造一種雙向互動。
另外,閔其慰認為,攝影學術界應思考未來是否開設攝影系?其目的在針對想要深入了解專業知識的學生,讓他們學習更專精的學問,以及感光元件、數位影像轉置、後製端的結合等。(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蔡美瑛|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採訪對象:
閔其慰 | 世新大學廣電系兼任講師
攝影機攝影(2)
感元件(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30
智慧能源管理如何推動企業實現淨零排放
丁顥
|
國立成功大學製造資訊與系統研究所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