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沙利竇邁悲劇半世紀

104/07/09 瀏覽次數 19203
發生在五十餘年前的沙利竇邁(thalidomide)悲劇,可說是20世紀最著名的藥害事件,真相揭發時引起媒體很大的轟動。這一悲劇事件導致歐美乃至全世界許多國家修訂新藥物上市許可的試驗流程與安全標準,對於藥物管制規則的建立有很大的影響。

沙利竇邁是由西德公司葛盧恩塔化學製藥(Chemie Grünenthal)研發生產的,於1957年在德國上市,1958年在英國也獲准上市。沙利竇邁有安眠、鎮定的作用,也可減少噁心感,常用來舒緩產婦的孕吐症狀。沙利竇邁行銷到歐洲、加拿大、日本乃至世界其他地區,不過也有些國家並未核准上市,包括美國以及和西德打對臺的東德,臺灣當時很幸運地也沒有引進這款藥物。

當時的醫學界並不知道,沙利竇邁會對胎兒發育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受害的新生兒最明顯的特徵是肢體畸形,醫學名詞稱為「海豹肢畸形」(phocomelia)。沙利竇邁對新生兒的危害在1961年揭露之後,估計當時全球已經約有1萬名嬰兒受害,其中大約一半存活下來。沙利竇邁造成的畸形不僅限於肢體,有些嬰兒的眼睛、心臟、消化道與尿道也出現畸形。

在臺灣每年舉辦一次,經常吸引許多人文社會學者與醫界人士參與的「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今年已經邁入第13屆。這屆邀請任教於美國伊利諾大學歷史系的著名學者蕾絲莉.瑞庚(Leslie J. Reagan)教授以「沙利竇邁:製藥與生殖權利的歷史轉捩點」(Thalidomide: A Turing Point in Pharmaceutical and Reproductive Rights History)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瑞庚專研美國法律史、婦女史與醫療史,她在1997年出版的《當墮胎仍是犯罪》(When Abortion Was a Crime: Women, Medicine, and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73)一書,是研究美國婦女墮胎與相關法律變遷的經典著作。近年她的研究擴及到懷孕與生產的風險、身障,以及影像媒體對於身體的呈現。她在臺灣的這場演講獲得與會者很大的好評。

筆者聽完演講並拜讀講稿,深覺這篇論文的內容豐富、精彩且深具啟發,至少帶給筆者幾點感想。瑞庚引用一些回憶錄,提到當時接生的助產士臉色大變,驚慌地趕緊把嬰兒裹起抱走不讓產婦看見,以免當場刺激造成的心理傷害太大。沙利竇邁造成胎兒畸形的副作用相當驚人,但仍舊要等到累積相當的病例,醫學界才開始注意到事態異常。

1960至1961年西德醫師注意到海豹肢嬰兒不尋常地增加,但一開始懷疑是放射性物質落塵或某種清潔劑成分引起的。其中一位小兒科醫師藍茲(Widukind Lenz)在詢問許多受害寶寶的媽媽後,突然有個媽媽提到她曾服用該藥,引起他的警覺,回頭詢問其他母親,赫然發現她們都在懷孕期間服用過沙利竇邁,藍茲在西德小兒科會議公布了這項發現。

這段歷史給筆者的感想,首先是集體現象的揭露要比表面所見來得不易。畢竟胎兒畸形雖不尋常,卻是古已有之的現象。要注意到這是個全新的現象,並找出因果關係,其實並不像事後表面所見那般容易。

揭露沙利竇邁對胎兒的危害後,在歐洲成為重要新聞,可是在這個媒體新聞傳播快速的時代,其他使用沙利竇邁的地區與國家卻不見得能夠馬上警覺並做出反應。原因之一是瑞庚所指出,沙利竇邁是藥品學名,但是在不同國家它往往有不同的商品名,在德國它叫做Contergan,在英國與澳洲它叫做Distaval,在日本它叫做Insomin。名稱不同導致使用者無法馬上做出連結,更別提它還是許多藥品的成分之一。

日本在媒體報導出現1年之後,才釐清哪些藥物含有沙利竇邁。瑞庚演講啟發的第二點感想是,資訊的傳播需要時間,而正確資訊的有效傳播更會有許多意料之外的障礙需要克服。

令人驚訝的是,時至今日仍有受到沙利竇邁影響而肢障的嬰兒出生,因為這個惡名昭彰的藥物並沒有走入歷史。罹患漢生氏病(Hansen’s disease,過去稱為癩病或痲瘋病)的病人中,部分患者的皮膚症狀會導致嚴重疼痛。以色列醫師薛斯金(Jacob Sheskin)在1964年發現,沙利竇邁對這類病人有相當好的鎮定止痛舒緩效果,而開啟了這個藥物的新用途。

漢生氏病現今並非常見疾病,但巴西等地區仍有較多病患,且患者大多是資訊較有限的貧窮病人。瑞庚演講時特別提到,迄今巴西一直有服藥患者生出受到藥害的嬰兒,而可預期未來還會有新的沙利竇邁藥害嬰兒出生。

瑞庚的演講也指出,醫界在面對肢體萎縮畸形的沙利竇邁兒童時,反應之一就是為他們裝上義肢;而飽受異樣眼光之苦的父母也希望透過裝義肢儘量讓小孩看起來與常人無異。然而,義肢製作技術的發展和戰後傷殘士兵的復健有密切關係,因此義肢設計針對的對象是成年男性,目標則是儘量恢復他們的勞動工作能力。父母很快就發現末端設計成勾狀的義手並不適合兒童使用,因為玩耍時可能誤傷他人,小孩也不喜歡戴上會造成負擔和疼痛的義肢。

後來發現這些小孩不同於失去正常肢體的士兵,他們發育成長過程就在學習怎樣用自己(畸形)的肢體生活運動,應該讓他們發展這樣的能力,而非強加義肢在身上。這些小孩中,有許多到青少年有自主能力後就拋棄他們的義肢。

有些不幸的小孩接受肢體整形手術,吃足了苦頭。某些醫師切除肢體「多餘」、「歧出」的部分,想讓肢體看來正常些或能夠裝上義肢,但後來發現這些部位往往可發揮抓住東西等重要的生活功能。因此筆者的第三點感想是,經驗累積對醫學知識很重要,但過去經驗帶來習以為常的做法,運用到情況不盡相同的案例時,不見得都同樣適用。父母的期待與治療者的善意有時會不幸地錯置,雖然這不能苛責他們。

沙利竇邁悲劇發生已有半世紀,幾年前歐美陸續出現回顧的報導、文章與紀念活動,但它的影響並未結束,因為受害者仍有許多存活於世,甚至還有訴訟在進行中。

葛盧恩塔化學製藥在事發後與部分受害者和解並賠償,這藥廠之後被其他財團收購,目前擁有者是主業為酒類生產行銷的跨國公司帝亞吉歐(Diageo),旗下產品包括著名的愛爾蘭黑啤酒「健力士」(Guinness)、蘇格蘭名牌威士忌約翰走路等。這集團成立一個基金負責處理補償事宜,紐西蘭與澳洲的一百多名受害者提起集體訴訟,去年才和這個基金取得和解,共獲得8,900萬美元的補償。西班牙也還有受害者仍在提起訴訟。

瑞庚的研究讓人深深覺得,沙利竇邁的歷史還有不少值得探究與書寫之處,而這一悲劇帶給後人應該牢記的教訓,其意涵與啟發也尚未窮盡。

深度閱讀
  1. Reagan, L. J. (2010) Dangerous Pregnancies: Mothers, Disabilities, and Abortion in Modern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USA.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