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畜產生物科技:借腹生子不稀奇
92/12/10
瀏覽次數
10918
李善男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胚的大量供應
生物技術已公認是二十一世紀的明星產業,它主導了國家生物尖端科技的發展。在畜產科技應用上,胚胎工程又是生物技術領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其應用面甚廣,涵括胚的生產體系研發以及其應用。自從前列腺素在一九七五年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使用後,畜牧業的胚移置技術,即於一九八○年代開始快速地發展。牛胚的生產已是本世紀家畜繁殖的主要技術,它兼具效率高、應用廣的特性,所謂生物工廠即指此意。
胚的生產可分為兩大體系:其一為體內生產,其二為體外生產;體內生產即一般利用超級排卵取得胚的方式,體外生產則包含了經由屠宰場取得卵巢,或利用超音波掃描卵巢的取卵技術經由活體取得。胚的生產系統不但為家畜的遺傳改良提供捷徑,也為胚胎工程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
家畜的胚移置技術已有百年歷史(兔,一八九○年),所謂借腹生子就是胚移置的意思。一九三○年代以後,這項技術應用在許多家畜身上已獲得成功,例如綿羊、山羊(一九四九年)、豬、牛(一九五一年)及馬等。而商業化的應用則始於一九七七年,畜牧業先進國家的胚移置公司,有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其目的乃在利用優良的母畜,大量繁衍其後代。將受精後七至八天的早期胚,移置到發情同期化,而且生理條件一致的另一頭受胚母牛子宮角內,完成懷孕。在台灣,牛胚移置技術雖起步較晚,也在一九八二年有了首例誕生,近年來每年仍有約百頭的胚移置小牛誕生。
胚體內生產
胚體內生產涉及的基本技術,包括超級排卵以及發情同期化。牛隻成長約七月齡後可見第一次發情,動情周期為21天,每次發情僅排一個卵,偶有例外。由於母牛最多僅能年產一胎,一生中的產犢數很有限,若要一次發情時能排多個卵,必須對供胚牛進行超級排卵處理。
超級排卵是胚體內生產的關鍵技術,同時也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而有排卵反應的差異。其主要是利用濾泡激素來誘發,一頭牛經超級排卵處理後,平均一次可獲得五個可供移置的優質胚,台灣的最高紀錄曾達到32個。簡言之,若將此胚同時移置到32頭發情同期化的受胚母牛中,如果懷孕率為50%,即表示會有16頭經胚移置的小牛同時誕生,其生產效率之高不言可喻。乳牛一生中,平均大約生產七至八胎即被淘汰,而一頭牛一年之中可以進行三次超級排卵,每年平均可獲得15個胚,相當於可生產七至八頭小牛,小牛產值與其一生相等。
胚體外生產
「體外」一詞源自拉丁文「
in vitro
」,其原意就是「在試管內」。世界上第一次將精子與卵子共置於玻璃試管或試皿內進行受精試驗,而非在體內時,即被稱之為「
in vitro
」受精。
初生母牛的卵巢中,約含有十至三十萬個卵母細胞,隨著成長過程,卵巢逐漸增大,重量亦隨之增加。卵母細胞的來源可以經由屠宰場取得的卵巢,採集卵巢上未成熟的卵母細胞,經體外培養使其成熟,或應用超音波掃描以觀察濾泡發育狀態,自活體吸取卵母細胞。
胚的體外生產系統包含:卵的體外成熟、體外受精及胚的體外培養等三大部分。早期研究體外受精技術甚為困難,一九九○年時,美國及加拿大經由體外受精生產的小牛,總數不超過一百頭;臺灣則在一九九八年十月九日,誕生了第一頭經由體外受精生產的小牛。
活體取卵是近十年來新發展的技術,經過不斷地改善,已經有商業化的儀器與設備供應。這些設備需要超音波儀,並配備固定功率的探頭,以及真空幫浦和採卵針。從超音波儀看到小濾泡時,立即將採卵針刺進小濾泡,負壓作用即將濾泡液和卵母細胞吸入離心管內。母牛每周以採集兩次所得的卵母細胞品質較好,數量也較多。平均每次約可收集到10個卵母細胞。
當牛隻發育成長,排卵前卵子重新進行減數分裂,使核增大。濾泡成熟的過程,需經過初級、次級、三級的發育階段,最後始成為成熟濾泡,當卵子由成熟的濾泡排出時稱為排卵。
在濾泡成熟的後期,卵母細胞也逐漸成熟,細胞核亦進行減數分裂,達到第一次減數分裂中期的階段,稱為初級卵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再經一次減數分裂,即分裂為次級卵母細胞以及一個稱為第一極體的較小細胞,此時達到第二次減數分裂中期。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當有第一極體排出時,即顯示核已達到成熟,可以準備受精,這是重要的標記,利用立體顯微鏡即可觀察到。發育成熟的次級卵母細胞,經排卵並被精子受精後,再繼續完成其減數分裂,直到排出第二極體後才會進行一般細胞的有絲分裂,發育成為早期胚。
從屠宰場取得的卵母細胞,必須經過體外成熟階段才能進行受精。體外成熟的培養液一般採用組織培養液如TCM199,另外再添加胎牛血清,它有促進卵子體外成熟及確保較佳的卵裂效果。
精子與卵發生受精作用之前必先經過獲能,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精子生理變化過程。在體內受精情形下,精子必須先在雌性生殖道中,經過數小時的獲能準備才有受精的能力;在這段期間中,精子發生的生理生化改變,包括去除精子表面附著的抗原物質,以及進行頭帽反應,尤其是在頭帽內至少要有四種酵素的激活和釋放。精子欲穿過卵子的透明帶,必須要靠這些酵素來溶解卵丘細胞團及透明帶。
體外精子獲能的方法,主要是靠添加肝素或是咖啡因來處理。凡能促使鈣離子進入頭帽的刺激,均可誘發獲能。
體外受精即是將已經完成獲能的精子和成熟的卵母細胞,共同置於受精用溶液中,然後將之靜置於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48小時。
受精完成並卵裂為二至四細胞的受精卵稱為胚。經體外受精後的早期胚,在繼續卵裂發育的過程中,會發生發育阻滯現象。不同的動物出現細胞發育阻滯的時期不同,牛羊為八至十六細胞期,豬為四細胞期,小鼠為二細胞期。因此如何克服牛的細胞發育阻滯現象,確保其發育能越過十六細胞期,是早期研究的重點。最早是利用兔子的輸卵管,將受精完成並卵裂的牛胚,移入已結紮的兔子輸卵管中,移植後第五天,再從兔子的輸卵管回收已發育至桑椹期或囊胚期的胚,再進行胚移置到受胚牛。
目前用來克服早期胚在體外發生發育阻滯的方法,是採用細胞共培養系統。將胚與卵丘細胞、輸卵管上皮細胞或子宮上皮細胞等體細胞共同培養,即可克服發育阻滯現象,使胚能繼續發育,直到成為桑椹期或囊胚期,再做移置。
當母牛的生理周期與胚發育階段不一致時,移入的胚不能順利發育,而導致懷孕失敗,因此必須利用內泌素對牛隻進行處理,來調整母牛的發情周期使之同期化。其目的在使母牛於預定的時間集中發情,以便實施有計畫的胚移置工作,提高受胎率。
同期發情處理應用的內分泌素有多種選擇,最常用的是前列腺素;其功能是當卵巢有黃體存在時,經注射前列腺素後即被消解,於是在二至三天內又能誘發一個新的發情周期,因此能掌控排卵時間及胚移置的最佳進行時機。
當新鮮胚移置時,供胚牛與受胚牛的卵巢和子宮生理狀態亦必須一致,才有利於未來胚的持續發育及著床。胚在發育早期和子宮組織間尚未建立密切的關係,此一階段的發育,基本上是依靠本身儲存的養分,所以沖洗子宮後取得的胚,較易存活,一旦放回與供胚牛相似的受胚牛的子宮環境中,移置的胚即能繼續發育。
供胚牛與受胚牛的發情同期化程度,差異不得超過六小時,否則會降低受胎率;也就是說,供胚牛在發情、配種後七至八天取胚,受胚牛也應在相同時間接受移置。
在大型哺乳動物採用非手術法移置技術,此技術從一九七六年以後即廣泛應用於牛。牛胚移置的器材與人工授精相似,僅有口徑較小與長度較長的差異而已。移置前,將胚放入胚管並且裝入移置器;移置時,自生殖道插入移置器直到子宮頸外口,另一手則深入直腸找到子宮頸,緩緩配合將移置器送入子宮角內,並在預定的位置將胚注入。
生物工廠的未來
乳牛利用超級排卵及胚移置等操作技術,可在短期間內生產許多遺傳性能優異的種畜後代,加速遺傳改進的速率。同時,胚體外生產的科技亦提供了另一重要的胚源,這是生物工廠的濫觴。利用胚體內與體外生產系統、胚顯微操作等技術,與分子生物學結合,並且擴大應用的範圍,因而促進了一系列人工生殖科技的快速發展。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3年12月,372期,6 ~ 11頁
複製(17)
胚胎(21)
遺傳(4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6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2/14
在火車上做實驗!「科普環島列車」讓小學生學習科學也增廣見聞——專訪周中祺副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3/29
氣候預測能準確預警乾旱嗎?從古代天象觀測到 AI 氣候模式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