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貨櫃一甲子(二):台灣貨櫃海運的發展與影響

105/04/11 瀏覽次數 5886
1956年貨櫃海運發展後,台灣成績耀眼,不僅高雄港曾經是世界貨櫃運量第三大港,這個小島也擁有三間世界前20大的貨櫃海運公司,可說是貨櫃海運的重鎮,從台灣貨櫃海運發展的歷史中,也看得到台灣技術的巧思及創意。

1956年後,貨櫃海運積極發展,尤其藉由越戰,貨櫃海運在美國、日本海運界快速起飛,許多貨櫃船也開始停靠台灣,讓台灣對於貨櫃海運有初步的認識,但真正將貨櫃海運帶入台灣是中國航運的創辦人:航業鉅子董浩雲先生。

中國航運是1940年創辦於上海,戰後隨政府遷來台灣,但董浩雲先生則改以香港為基地,成立東方海外航運公司(Orient Overseas Lines,簡稱OOL),成為香港重要的海運業者,後來他看到貨櫃海運來勢洶洶,決心投入貨櫃市場,1967年在在原有的東方海外航運公司基礎上,改組成立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Orient Overseas Container Line,簡稱OOCL),這也是目前世界前20大貨櫃海運公司之一。

董浩雲先生的貨櫃海運計畫也延伸到台灣的中國航運公司,他雖然在1969年與法國船廠簽約新建貨櫃船,但覺得這樣的速度太慢,同時將其旗下的雜貨船改為貨櫃船,雖然因為雜貨船與貨櫃船結構不同,改裝後航行起來仍有些「頭重腳輕」,但1969年11月1日及1970年元月,新改裝的貨櫃船「東方神駒」及國輪「吉雲」從高雄港出發,經香港、日本到美國西岸的洛杉磯,這不僅是董浩雲先生旗下東方海外與中國航運經營貨櫃航線的開始,也是台灣港口第一艘全貨櫃船進港作業,台灣的貨櫃紀元,正式起跑。

除了貨櫃船外,台灣第一座貨櫃碼頭也同樣在1969年出現。當時的高雄港務局長李連墀有感於貨櫃浪潮,尤其是1969年初出國考察時,發現其他國家重要港口都有貨櫃碼頭,大受刺激,回國極力爭取,因貨櫃碼頭造價頗高,政府一度不支持,在李連墀局長堅持下,政府同意撥款興建。當時主要設計的工程師陳銘長也不知道貨櫃碼頭究竟為何?在參考日本相關資料後,以「土法煉鋼」方式興建完成啟用,立即獲得航商好評,並進一步規劃第二貨櫃中心。
除此之外,為因應台灣的特性,以貨櫃車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內陸貨櫃場(IDC)中國貨櫃運輸公司也在1971年(民國60年)正式誕生,讓台灣的貨櫃運輸開始就形成運輸網,一飛沖天。

在貨櫃海運上路後,台灣本土三大貨櫃航商: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陸續成立,其中專攻貨櫃航運的長榮海運最具代表性,創辦人張榮發總裁從一開始就認為遠洋貨櫃是未來趨勢,但合作伙伴均不認同,最後獨自創業而成功。

由於貨櫃航運投資金額巨大,因此長榮在開闢每條新航線時均投入大量人力及時間研究,並投資建造適合於該航線的新船,例如從來沒有任何航商成功過的環球航線,就是從1981年開始研究,並打造24艘全新同型貨櫃船,同時將配套措施,如例如:貨櫃碼頭的配合、貨櫃的流通管制、船隊的調派、船期的掌握、全球資訊網建置、貨源的掌握等,一一檢討及強化後,才在1984年上路,果然一戰成功。

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北亞地區、太平洋區域及東南亞地區交會之處,貨櫃海運時期完全掌握此優勢,不僅有長榮以遠洋為主的公司,也有萬海以近洋為主的公司,讓高雄港成為此區域的轉運中心(Hub Center),所有的貨物可以先透過大型的遠洋貨櫃船載運至高雄港,然後再轉換成近洋貨櫃船至亞洲各區域。而且戰後臺灣工業發展迅速,不論是早期加工出口區的代工產品,或是後來新竹科學園區的各種科技產品,都可以隨著這個四通八達的運輸網到達全球,也讓「臺灣製造」揚名立萬。

台灣貨櫃海運發展的成功,除了能自身地理環境優勢外,掌握世界趨勢,並大膽靈活創新更是其中關鍵,這也是未來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與世界一爭長短的最大武器。(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王鐘雄|國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航運管理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