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地質看藻礁,生物礁遺留的環境線索

109/01/20 瀏覽次數 2916
生物礁的地質意義
 
從生態觀點,礁之所以能夠形成,是生物群聚能夠在特定環境中穩定發展所致;但從埋藏學的角度來看,礁的形成,則是生物礦化骨骼的原地積累與膠結速率,大於受到環境中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啃食、鑽洞等侵蝕作用影響的結果;緣此,生物礁的地質意義便有別於一般僅由生物碎屑堆積而成的「生物碎屑石灰岩」。
 
由於大部分造礁生物礦化骨骼的組成為碳酸鈣,因此地層中的生物礁便經常被稱之為「礁灰岩」。藻礁,即是以殼狀珊瑚藻為主要架構所形成的生物礁。與其他造礁生物相比較,殼狀珊瑚藻的生長與其鈣質藻體的累積速率都很低;因此,藻礁的發育即表示過去較為嚴苛的環境。
 
藻礁與台灣島地質
 
野外調查結果,顯示在臺灣各地區藻礁的分布,以桃園海岸最為廣泛與發達;在這個地區的礁體主要出露於潮間帶,局部為礫石或砂所掩埋,局部可見礁體自高潮線向陸側沿伸達數十公尺乃至超過100公尺;海岸潮間帶礁體南北地理連續分布達27公里。從現今潮間帶宽廣平整的藻礁平臺,以及仍保有古石門沖積扇向海側外凸海岸線的形貌研判,藻礁應是桃園地區海岸線的最重要屏障。經由地質鑽探,桃園海岸的礁體是以「古石門沖積扇」的礫岩為最初發育基底,礁體最大厚度超過6公尺;在發育早期是以耐沉積物類型石珊瑚為主所形成的珊瑚礁,後期則轉變為以殼狀珊瑚藻為主的藻礁。
 
從宏觀的地質史角度來看,台灣島的演育與古沉積環境的改變,一直是與板塊構造運動息息相關;也由於這樣的地質作用,導致臺灣地區海域沉積物的供應量大,不利於大規模生物礁的發育;因此,即使在台灣生物礁的地層紀錄非常有限,但卻反映當時特殊地質狀況與構造事件。根據定年資料,桃園海岸生物礁的開始發育,很可能與8.2Ka全球海水面上昇事件有關,至於後期主要造礁生物組成改變的主要原因仍有待後續探討。
資料來源
  • 原標題:形色之外─從地質看藻礁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