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環境知多少:個人、社區與環境安全:台灣安全社會的憧憬
103/09/11
瀏覽次數
8181
陳素梅
|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系
人是社會的動物,處處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隨著都市的擴張、發展與複雜化,再加上都市社會與文化的匿名性(anonymity),也就是人們擁擠地住在都市中,但彼此非常陌生,這樣的結果往往使得城市環境成為犯罪的溫床。對於環境安全的問題與維護,是本次科普犯罪專題的報導重點。
環境安全專題從個人及社區環境兩大層面進行介紹。個人層面分別介紹婦女安全及居家安全防護兩個主題。婦女安全問題一直是環境安全的重要議題,本專題除了探討〈都市為了妳-公共空間設計預防犯罪〉,也討論〈校外女生宿舍安全知多少?〉的議題;居家安全層面則介紹如何〈「境」善盡美─防竊從身邊做起〉,使人安心居住是論述的重點。至於社區環境層面則包含〈社區動起來,聯手拚治安〉以及〈破「瘡」,創造友善環境〉兩篇報導。以下將逐篇介紹:
個人與環境安全
婦女由於體力及身型大半不如男性,再加上父權社會下,婦女在文化與地位上的弱勢,使得婦女安全維護一直是犯罪防治的重點。對此,〈都市為了妳-公共空間設計預防犯罪〉一文,主要介紹生活中有哪些空間對婦女尤其危險,並且呼籲在設計公共空間時,應納入女性使用者的經驗,才能達到保障公共空間安全的效果。
除了公共空間對婦女的安全性外,女大學生外宿問題近年來備受矚目。〈校外女生宿舍安全知多少?〉一文,解析犯罪者作案前的理性考量,再對症下藥,提出警察、學校及個人應注意的預防措施,以有效降低外宿女大學生居住風險。
除了婦女安全是政府犯罪防制的重點外,根據警政署統計,歷年全般刑案以竊盜犯罪比例最高。因此,〈「境」善盡美─防竊從身邊做起〉報導一方面分析竊盗犯作案前考量的各種情境要素,另一方面也根據犯罪情境提出相應預防對策。
社區與環境安全
然而,環境安全的維護除了消極地做好居家安全措施之外,更需要居民積極投入社區治安的工作。〈社區動起來,聯手拚治安〉強調社區環境安全可以收到良性循環的效果,提供居民安全感與歸屬感,從而促進居民更願意為社區環境改善付出心力。
此外,台灣有不少公共設施,缺乏經費管理與維護而遭棄置,成為治安死角。〈破「瘡」,創造友善環境〉一文從「破窗理論」出發,闡明社區內荒廢雜亂的場所,會引發更多失序與破壞,進而影響到居民的人身安全與居住品質。如果能夠活化閒置空間,不僅可以增加居民的活動空間,更能減少社區危險角落,從而提高居住安全,促進地方發展。
這是一個智慧的時代,也是一個愚蠢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時代,也是一個愚蠢的時代。」是十九世紀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名著《雙城記》的開場白,也是當前社會,科技昌明,同時道德失序的最佳註腳。
上述各篇專文,在在強調個人及社區需要主動積極、隨時留意防範宵小,並且也提出了各種犯罪防衛的理論,藉由建築與空間設計,實施阻絕措施,加強犯罪防禦措施。公部門在公共空間加裝監視器、降低金融卡轉帳額度、建立全民指紋檔案,甚至監聽等手段,以強化社會控制。然而,這些防堵或防禦措施往往犧牲了人權,限制了人類數百年來好不容易努力爭取到的民主與自由。想藉由嚴刑重罰,人人彼此防衛監視的手法,只會使社會失去信任,也過度依賴他控,想要根本解決犯罪問題恐怕只是緣木求魚。
狄更斯以《雙城記》警告當時缺乏公平正義的英國社會。最後,作者寫道「我看見一座美麗的城市和一個極具智慧的民族從深淵中升起。…,在他們為爭取真正自由而奮鬥的過程中,我看見這時代的邪惡…,逐漸消失。」期許台灣人民擁有智慧,除了做好自己外,也要正視現有制度與權力失衡的問題,承認錯誤,共同建立一個公平正義、懂得彼此尊重、彼此信賴與分享的社會。狄更斯故事裡的憧憬,也是台灣社會的憧憬。(本文由科技部補助「犯罪問題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4/07)
責任編輯:
王曉玲|青少年團契輔導
審校:
呂傑華|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
情境犯罪預防理論(2)
破窗理論(2)
情境犯罪(3)
預防理論(3)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3
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從名字就能猜出「你幾歲」!AI 如何做文字探勘?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