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社群網路處處有暗礁,您能夠安全游上岸嗎?
105/02/23
瀏覽次數
1625
孫之元
|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2014年資策會調查,台灣目前智慧行動裝置持有族群已高達69.1%,意味著網路無所不在,但其中也有著一群不懷好意的暗礁,時時刻刻等待著我們上鉤。資訊安全不只是加強電腦軟體、上網的安全,其中更包含使用者上網的心理因素。
目前最常出現的網路陷阱-網路釣魚,是一種透過網路的詐騙手法,操縱人們的心理因素,誘使人們提供或盜取個人隱私資訊,從中獲得利益;攻擊方式可分為廣度攻擊(電子郵件、網站、即時訊息)與深度攻擊(DNS)兩種方式,主要是利用使用者對網路的習慣與信賴、疏忽、技術盲點、貪婪……等手法,最常出現的如:網路信件-使用者誤開有毒信件;網路社群-臉書盜用帳號;手機通訊軟體-翻群機器人;勒索軟體-CryptoLocker、SynoLocker,入侵使用者電腦後,所有檔案資料皆被加密,需付贖金才可解密;魚叉式滲透攻擊-APT(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主要針對企業,企業內部應加強資安教育訓練、補齊傳統資安設備、定期更新防毒碼/程式、定期掃描、善用加密機制、定期資料備份。
哪種使用者會成為網路釣魚的肥魚呢?主要是年輕社交網站的使用者,因為他們缺乏了網路釣魚的正確知識,學校應加強反網路釣魚知識、加強資安素養。網路安全三步驟:STOP(使用網路前多了解網路風險及如何阻止)→THINK(花時間確認欲前往的目的是否安全)→CONNECT(確認自己與電腦受到保護再暢遊網路)。孫教授在演講中分享了許多反釣魚教材資源,也叮嚀了現場與會者:如何預防網路釣魚事件發生:「人,是反網路釣魚最重要的因素!」
社群網路(6)
網路釣魚(1)
推薦文章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