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我國能源轉型的現況與展望

108/08/28 瀏覽次數 2543

談到減碳,我們不得不面對能源議題,因為溫室氣體排放大約有8至9成直接或間接是與能源使用有關,全球和台灣是如何面對能源轉型議題呢?

 

國際氣候議題發展共識

 

巴黎協定的通過是全球重要國家領導人開始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重要里程碑,2016年生效以來,共有185國批准,巴黎協定所帶來的影響,促進更多元化的碳排放減量方案產生,例如碳定價(碳有價化)時代即將來臨,政府將向二氧化碳的排放源收取費用,如製造業、運輸部門等,建立碳排放市場機制,如果要排放二氧化碳就必須付出成本,藉此作為抑制碳排放量的手段。

 

從國際上的數據來看,當政府採取政策作為,是可以達成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的目標,近年來國際間主要工業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已經開始下降,像是英國、德國等西歐國家,已經實現將GDP與碳排放脫鉤,而其他開發中國家和中國排放量雖然還是呈現上升趨勢,但也開始制定減碳方案,例如中國設定於2030年將至少60%的碳排放量,印度和摩洛哥鐵路系統開始發展再生能源自給發電等,政策驅動減碳已成為全球共同趨勢。

 

台灣發電能源結構轉變

 

台灣自2016年政府宣布能源轉型政策後,陸續開展重要政策措施及方案,如2017年電業法修正通過並啟動能源轉型白皮書撰擬程序,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共同協作,產出20項重點方案,作為推動能源轉型之重要依循文件,擴大能源轉型政策的公民參與。

 

核能除役為民眾最關心的能源議題之一,林子倫教授說明,台灣核一、核二、核三廠的使用執照將於2025年前陸續到期並且不延役,而核四廠廢止,所以政府設定2025年為實現非核家園目標,屆時核能發電廠將全部停止運轉。

 

台灣再生能源近年來逐漸展現推動成果,目前再生能源發展以太陽光電最為快速,並與生態及農畜業結合,朝向多元應用發展,提升附加價值,而且在今年底苗栗竹南外海的風力發電機組也即將完工,將成為台灣首座的離岸風力發電場,年發電量達4.8億度,大約可供應11萬戶家庭一年的家庭用電。

 

此外,政府為擴大及推動民間參與綠能發展,亦提出「公民電廠」的概念,在原住民部落或偏鄉地區補助再生能源發展,達到地方電力自給自足的目標。

 

政府提出電價穩定措施減緩衝擊

 

能源轉型是否會導致電價大幅上漲呢?林子倫教授認為,台灣目前仰賴進口化石能源,因此電價易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而影響,影響電價的因子很多,隨著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其建置成本逐漸下降,並且設置電價穩定基金,透過每半年的電價審議機制,減緩電價短期大幅波動的衝擊。

 

台灣已經成功跨出能源轉型的第一步,與國際趨勢接軌,推動能源轉型過程需積極鏈結本土產業與地方政府治理,並納入民間團體及公民意見,在兼顧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環境永續及社會公平下,營造永續發展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