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偏頭痛之最新發展

107/12/07 瀏覽次數 1640

解除疼痛是一項普世人權。很多人都有頭痛的經驗,但在台灣大約有 175萬 (9.1%) 人一年至少有過一次偏頭痛。目前全世界偏頭痛的研究也非常多元,包括基礎動物研究、腦部影像研究、基因研究、還有很多的臨床研究;治療方式除了急性止痛藥,許多患者更需要預防用藥來減少頭痛發作次數。近年來,更不只限於藥物,還有神經刺激的方法。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署君與台北榮總團隊更利用腦波記錄,成功預測偏頭痛發作,而且更找到數個台灣偏頭痛患者的相關基因。

 

何謂偏頭痛?

 

王署君也是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他先從臨床症狀加以解釋:偏頭痛發作有其模式,有些人會先看到光影(視覺預兆),然後進入早期疼痛並漸漸達到嚴重頭痛,並伴隨畏光、怕吵、噁心甚至嘔吐等症狀。從診斷定義而言,偏頭痛發生的時間持續4~72小時,具有搏動性,但不見得一定發生在單側,三分之一患者發作是兩側性的。患者若是頭痛發作時,有以下三個症狀中有其中兩項或是兩項以上,就很可能是患有偏頭痛:(1) 頭痛時需要休息、(2) 感到噁心、(3) 畏光。

 

追究偏頭痛發作原因,若患者頭痛前會看見預兆性的光影,表示開始是發生在大腦的枕葉;之後偏頭痛疼痛從腦膜開始,此時患者會感到一脹一縮的抽痛,然後疼痛從腦膜經由三叉神經傳達到腦幹、再到視丘、之後到大腦皮質區。在腦膜上因為三叉神經與血管作用,會釋放神經胜肽與神經傳導物質,特別是CGRP(降鈣素基因關連胜肽) 和PACAP (活化大腦垂體腺酸環化胜肽)。目前的偏頭痛新藥發展,就是針對這兩者研究產生。另外,由於頭痛從腦膜傳遞到腦幹只需40分鐘,所以如果要成功阻止頭痛,止痛藥就建議要在一小時內服藥,疼痛傳入腦幹,治療效果就會大大打折。

 

偏頭痛是可以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 (MRI) 的腦影像來研究。有一個最新研究,一位一個月發作三、四次的偏頭痛患者連續30天進行MRI 腦影像研究, 結果發現在頭痛之前,下視丘就有不正常的活性增強。因此推斷下視丘未來有可能是成為控制偏頭痛發作的重要治療標的。

 

雖然環境因素很重要,目前的觀點認為偏頭痛的根本原因是遺傳基因,這方面的研究也漸漸重要。研究者靠收集患者的血液來從事基因研究,目前全世界已發現44個相關基因。最近榮陽頭痛團隊也找到四個台灣偏頭痛患者的相關基因,其中兩個還是新發現。

 

至於偏頭痛是否可以在發作之前就加以預測?王署君團隊與交通大學和雪梨科技大學合作,利用無線腦波帽記錄偏頭痛病患的腦波,並請病患利用榮陽團隊與淡江大學同時開發的「頭痛日記APP」,更確實地記錄頭痛發作、蒐集研究數據。結果發現偏頭痛發作確實可以腦波預測,目前的預測準確率已達80%。

 

止痛之外,更可預防發作

 

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頭痛止痛藥可選擇,常見的輕度止痛藥成份為阿斯匹靈、乙醯胺酚。除此之外,神經科醫師常常使用的專屬藥物還有翠普登 (tryptans)與麥角鹼。要注意的是,越早服用越有效,黃金時間為頭痛前期一小時以內;但一週服藥不要超過兩天,避免造成【藥物過度使用頭痛】。

 

偏頭痛也可以靠預防性藥物治療,真正減少發作,而不是只能靠止痛藥物而已。這些預防藥物常是意外發現,也就是這些藥物的適應症原本並非頭痛;例如乙型阻斷劑本來是對抗高血壓、鈣離子阻斷劑本來是治療頭暈、三環抗鬱劑原來是治療憂鬱症,而抗癲癇藥物原來是治療癲癇發作等等。用於美容的肉毒桿菌素,也因為愛美人士發現注射後偏頭痛消失了,而之後再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才真正確定可以預防慢性偏頭痛發作。

 

目前已發展出CGRP單株抗體,可以對抗CGRP、也對抗CGRP的受體,病人每一到三個月進行一次皮下注射,目前的四個相關藥物的臨床試驗都證實成功,偏頭痛大大減少。而且這些是大分子藥物,不必經過肝臟或腎臟代謝,副作用相對很少。

 

其他較新的治療方法還包括神經調節 (Neuromodulation):在後枕放置電極刺激器、上眼眶神經刺激、迷走神經刺激、直流電、經顱磁刺激等,都是不用藥物,而是透過生理現象、簡單的神經調節器來解決頭痛;缺點為費用仍然相對較高。

 

所有治療方法中,藥物仍是相對便宜且快速的方法。把握止痛藥的服藥黃金時間,需要時使用預防藥物避免頭痛發作,都可以有效避免發展為慢性偏頭痛。王署君認為,疼痛是一種警訊,如果您有任何頭痛的問題,歡迎洽台北榮總陽明大學臨床頭痛醫學團隊。【整理|科學人】

 

延伸閱讀

  • 偏頭痛的百年戰爭,《科學人》雜誌2016年1月號: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2917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