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行動智慧網路裝置的大躍進(三):經由新媒體科技來了解憂鬱、情緒、與自尊–智慧型手機輔助資料蒐集之研究
105/11/15
瀏覽次數
1123
陳思維
|
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
憂鬱症(抑鬱症),或是廣義地來說憂鬱的傾向,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是個越來越普遍的名詞,其中誘發或造成的因素非常的多,值得大眾關注。憂鬱症可能與自卑或者低自尊的狀況有關連,即使是暫時性而且短暫的傷心情緒,也會影響憂鬱情況的發生。2015年7月PLOS ONE期刊研究指出一個使用智慧型手機來收集受試者即時情緒資料的研究,收集的時間為三個星期。其中一個主要的研究目的為探討受試者傷心的情緒資料和自卑(低自尊)之間的關係,並透過統計來分析這些狀況中可能罹患憂鬱的指數。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不是在實驗室裡的結果,而是真實生活情況所反映的數值。結果顯示,悲傷,即使只是短暫的悲傷,和低自尊,都會影響一個人更容易陷入了憂鬱的泥沼。憂鬱症在醫學上被定義為是一種情緒障礙,包含悲傷、對許多事情都缺乏興趣以及自卑的狀況等。但是困難診斷的原因是症狀可能要觀察與了解患者一至兩週,或是更久的時間才能較為確定病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情緒的狀況會隨著時間的不同而改變,像是Feldman等人在2012年提到了許多情感理論也都一直強調其暫時性。所以,短期但可能是頻繁發生的負面情緒,仍然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是那種需要經過長時間才有辦法復原的心理症狀。
用智慧型手機收集悲傷和自卑情緒資料的研究是在美國德州的奧斯汀市招募81名19-55歲的成人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28.72歲,其中有59%為女性。受試者皆需要有一隻可以上網和接收短信的手機,來協助研究進行。其中有10位受試者表明說其正在使用精神藥物,但即使如此,在研究分析上並沒有發現這些藥物與其他研究變項有發生顯著的關聯。研究的過程中,受試者將會在三週內,使用智慧型手機來接收完成105份問卷量表。受試者的手機會在隨機的時間寄送問卷,但是同一個小時最多只會收到一次問卷。手機上顯示的問題例如:(1)你現在覺得有多傷心?(2)你現在覺得自己怎麼樣?(3)你現在覺得自己有多激動?結果發現,因為負面情緒所出現的低自尊傾向與憂鬱症狀是有顯著相關的,而且即使是暫時性或者說短暫性的悲傷則與低自尊也是有相關的。更重要的是,學者指出因為情緒性反應所出現的低自尊,相較於一般普遍理解中的低自尊,更容易造成憂鬱症。也就是說,造成自尊低落的原因有很多,因為情緒而產生的自尊低落在這個研究中認為與憂鬱是顯著相關的。在過去,有些學者也都提過類似的觀點。
此篇研究主要的論述是支持認知理論取向的,也就是說憂鬱的發作有可能是因為自身的自我認知狀況是消極的,思考方式是抑鬱的,加上難過的情緒,甚至是瞬間或是短暫的悲傷,都會帶來自卑感,這樣的狀況就很可能導致憂鬱。最後,這個研究仍然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像是一開始篩選的限制,需要受試者擁有可以上網的智慧型手機。這可能會變成有條件的挑選受試者,或是研究並沒有持續採樣受試者之後的心情狀況等。這份研究仍有相當的價值,筆者認為這是了解憂鬱的一個不同的角度,而且新媒體科技有可能為未來的預防與治療憂鬱症提供新的方向。
備註
感謝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 MOST 104-2515-S-214-001」。
責任編輯:陳思維
審校: 王英基,黃耿祥
憂鬱症(2)
智慧型手機(13)
推薦文章
113/08/28
幹細胞能拯救受傷的眼角膜,未來有機會治療「乾眼症」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30
低軌衛星能全面取代地面基地臺嗎?「臺版星鏈」有望年底問世——專訪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3/27
類澱粉蛋白化身奈米微管,打造低耗能海水淡化膜——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許世宜教授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23
揭開宇宙膨脹的背後推手「暗能量」的神祕面貌——專訪國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藍鼎文
曾繁安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