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1/29
臺灣公民科學-用資料改變未來的力量
艾登|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是一種先進的主動遙感方法,能夠在任何天氣條件下或無論白天黑夜都獲取高解析度影像。本主題探討了SAR的基本系統架構、散射機制以及各種應用,並介紹了FORMOSAT-9(FS9)衛星,旨在開發一個獨立的SAR衛星系統,用於全球地球觀測,並提供台灣及其他地區的頻繁覆蓋,支持如土地變形分析、城市規劃和自然災害評估等應用。SAR通過發射電磁波並分析反射信號來構建詳細的地表影像。與被動傳感器不同,SAR對大氣干擾具有高度抗性,使其成為環境監測、災難管理和資源評估的理想工具。其關鍵技術包括基於信號傳遞時間和回波特徵來測量距離,這些回波特徵受到入射角、物體方向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響。各種散射效應,如鏡面/表面散射、雙重反射散射和體散射,這些散射機制會影響影像上的解釋。基於這些機制,可以從單張或一系列影像中提取場景特徵,進而應用於如土地形態變化檢測、土地覆蓋/使用分類、表面變形及地震活動監測等領域。這些多樣的應用凸顯了SAR在地理空間情報和地球觀測中的重要角色。這些研究成果有助於推動SAR應用在科學研究、環境監控和災難韌性規劃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