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與肺癌有關的基因
102/09/27
瀏覽次數
9188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在可預防的死因中,吸菸是主要的一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10年前,世上每10個成年人就有1人死於吸菸導致的健康問題。估計到了2025年,這個比率會上升到六分之一,每年有1,000萬名成人因而死亡。老菸槍有一半死於吸菸,這些人有一半折損的壽命高達20~25年。此外,吸菸者不只危害自身的健康,還會污染空氣,影響不吸菸的人。
吸菸導致的疾病,包括肺癌與心血管疾病如周邊動脈阻塞。吸菸與肺癌的關係,自1950年起,流行病學的證據已鐵案如山。可是,對於致病的環境因素已經這麼清楚的疾病,學者仍然發現了先天(體質)的因素,例如人會對尼古丁上癮,可能與基因有關。此外,雖然學界近60年前就揭露了吸菸與肺癌的密切關係,一些癮君子得享高壽也是個事實,令人懷疑吸菸與罹癌之間的病理機制,需要某些基因「作祟」才會啟動。
針對這些問題,今年4月初,冰島、國際癌症研究院與美國各有一個研究團隊,利用以基因晶片分析基因組的方法,發表了研究結果。
冰島的團隊分析了13,945名癮君子的基因組,那些人的上癮程度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等級。他們發現15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區域,與吸菸行為或尼古丁癮的程度有關。那段DNA包括製造尼古丁乙醯膽鹼受體(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nAChRs)的幾個基因,它們都是尼古丁的主要受體。然後,研究人員以荷蘭、西班牙的資料印證這個發現。研究團隊的結論是:15號染色體上這段DNA的某些版本會影響人的行為,因而提升罹患肺癌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他們並指出:
對於常見或複雜疾病的病理起源,若想釐清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因素的角色,必須記住:基因組的變異不但影響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模式,還影響我們趨避環境的傾向。因此,先天與後天之間,有時根本無從劃分界線。
國際癌症研究院與美國的團隊,也發現了15號染色體上的同一段DNA與肺癌有關,不過結論卻與冰島團隊不同。他們認為,那一段DNA的變異版本與罹患肺癌的風險有關(無論菸癮是輕是重),與尼古丁癮的程度無關。即使不吸菸的人,基因組裡若有那些DNA變異,罹患肺癌的風險也很高。
這3個團隊的結論,只有一點可以互相印證,那就是:15號染色體上有一段DNA與罹患肺癌的風險有關。至於罹患肺癌的結果,是透過行為還是其他的機制造成的,則是另一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然而,以同一方法從事研究,得到不相容的結論,卻也是方法不夠精密的徵兆。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5月,425期,80 ~ 84頁
尼古丁(1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5/16
危機溝通的「偷雷」策略:出事該隱瞞或自行揭露?主動認錯是最好的選擇!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3/28
從空中看災區、用資料拚速度 AI + 遙測讓防災更精準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3/29
雷達如何「看見」雨?揭開暴雨來臨前的氣象徵兆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