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美容醫學:您選對雷射了嗎
102/05/07
瀏覽次數
15286
趙曉秋
|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皮膚外科/專題報導特邀編輯
雷射發明之初是用於工業,像是金屬和塑膠的精確切割,因此所有醫療用的雷射都來自工業用雷射。雷射應用在醫學治療上已超過40年,許多專科領域都用得到。自1917年愛因斯坦首度提出受激發射理論後,1959年美國梅曼(Maiman)博士發明了第一具紅寶石雷射,其後數十年雷射的各項運用發展得非常快速,尤其是在醫療用途上最為成功。
1963年,紅寶石雷射首度運用於皮膚治療,其後20年有氬雷射用於治療血管疾患、二氧化碳雷射用於氣化組織,但是它們造成的熱傷害,如產生疤痕及皮膚色素的異常,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1983年,安德森(Anderson)和帕立希(Parrish)提出了選擇性光熱分解理論,要求只需破壞該去除的標的物,而對周邊組織產生最小的熱傷害。這個理論使雷射在皮膚治療上的應用更為蓬勃發展,並對皮膚美容治療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以往須以手術、磨皮等方法才能去除的刺青,現在用雷射就可以輕易處理。此外,各種皮膚血管病變、色素性胎記、痣、斑點、疤痕,乃至於毛髮、皺紋的去除,也可以用雷射來達成。
雖然雷射的技術已相當成熟,但是新的觀念及技術仍不斷進步,新的雷射機種也持續問世,這不僅是醫療上的利器,更是患者之福。坊間琳瑯滿目的雷射名字讓您眼花撩亂,要如何選擇適當的雷射來治療呢?茲就常見的疾病及其適合的雷射為您一一介紹。
治療血管的雷射
脈衝染料雷射是第一個用來產生選擇性光熱分解的雷射,用以治療各種血管異常,尤其是酒泉斑(port wine stain)。在脈衝染料雷射發明之前,這些不雅觀的胎記對治療的反應都很差,而且可用的治療方法通常會造成永久性的臉部疤痕。脈衝染料雷射在1988年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之後這種疾病的治療就有了革命性的改變。
現在酒泉斑在新生兒時期就可以治療了,使得這種不雅觀的胎記可以在影響小孩的心理發展之前就清除掉。脈衝染料雷射也可以有效地治療許多不同的血管疾病,包括臉上微血管擴張、血管瘤、過度的疤痕組織∕蟹足腫、妊娠紋、乾癬,甚至疣。最近幾年,染料雷射發展出更長的波長(如585奈米、590奈米、595奈米、600奈米等),脈衝寬也可調整(1.5至40毫秒),加上表皮冷卻系統,治療的效果更好,副作用如紫斑、疤痕、色素異常等更少。
下肢靜脈曲張及血管擴張的治療,是血管性雷射目前發展的主流。之前下肢靜脈曲張以血管硬化治療為主,但因雷射系統的進步,包括能量加大、脈寬加長及光點加大,再加上表皮冷卻系統,所以現在可以治療較深(可達4~5毫米)及管徑較大的靜脈(可達3~4毫米),而不會傷及表皮。
如長脈衝532奈米KTP釹—雅各雷射、染料雷射及脈衝光都可治療小於1毫米的靜脈;長脈衝755奈米的紫翠玉雷射、超長脈衝810奈米的二極體雷射及長脈衝1064奈米的釹—雅各雷射可治療1~3毫米的靜脈,這對怕打針的人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長波長1064奈米釹—雅各雷射適合膚色較深的黃種人使用;短波長雷射,像是532奈米KTP釹—雅各雷射,則較易被表皮的黑色素所吸收,比較不適合膚色深的人使用。另外,大隱靜脈閉鎖不全所引起的較嚴重的靜脈曲張,目前也可經由光纖以810奈米的二極體雷射進行血管內雷射治療,而不一定要接受傳統手術。脈衝光也可用以治療各種血管問題,尤其是對臉部泛紅更有不錯的療效。
色素斑雷射
Q -開關雷射系統的陸續問世,如Q -開關紅寶石雷射、Q -開關釹—雅各雷射、Q -開關紫翠玉雷射等,都可有效治療皮膚色素問題,如老人斑、雀斑、咖啡奶油斑、顴骨母斑、太田母斑、黑色素細胞痣,以及刺青(裝飾性、美容性或外傷性)等。
惟使用色素性雷射時參數的設定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波長
—也就是選擇正確的雷射。黑色素吸收係數與波長成反比,波長愈短,吸收愈多,因此穿透深度與波長成正比,要破壞較深層的色素就必須選擇波長較長的雷射。
能量密度
—與膚色及病灶色素量有關,能量太小不足以摧毀目標,能量太大又會造成周邊組織傷害。
脈衝時間或脈寬—目前以Q -開關雷射系統為主,這種雷射系統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釋放出很高的能量,會在瞬間破壞皮膚的黑色素,而僅對周邊組織產生微小的傷害。
光點大小
—光點愈大,穿透愈深,治療速度愈快,但能量密度會減低。
Q -開關雷射系統使得刺青的去除變得安全且容易,為達到最佳效果,可依刺青色素的吸收光譜,使用不同的雷射。較淺的色素最好選擇短波長的雷射(如532奈米Q -開關釹—雅各雷射),較深的色素則應該選擇較長波長的雷射(如694奈米Q -開關紅寶石雷射、755奈米Q -開關紫翠玉雷射,以及1064奈米Q -開關釹—雅各雷射)。依這原則,黑色刺青可選擇694奈米、755奈米及1064奈米雷射;藍、綠刺青可選擇694奈米及755奈米雷射;紅色、橘色及黃色刺青則選擇532奈米雷射。
脈衝光是連續波段(420~1,200奈米)的強光,而非單一波長的雷射,包含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高能量閃光燈,可以處理的問題較廣泛,除了細紋,還包括表淺性色素、微血管擴張等,對於深層的色素效果則較差。
除毛雷射
須能破壞毛幹、毛囊上皮及毛囊母質中的黑色素,且穿透的深度須足夠。由於表皮細胞也含有黑色素,因此在雷射除毛過程中須加入皮膚冷卻系統,以減少對表皮的傷害,這點對膚色深的人種尤為重要。
依照選擇性光熱分解的理論,為了減少對周邊組織的傷害,脈寬必須短於或接近毛囊的熱緩解時間(10~100毫秒)。但由於毛囊的某些部分,如毛囊幹細胞並未含足夠的黑色素,因此另有一說,建議脈衝時間必須長於毛囊的熱緩解時間,才有足夠熱量擴散並破壞這些部分。到底哪一種說法才正確,尚待未來臨床的觀察。
目前已被FDA核准用於除毛的系統,包括長脈衝694奈米紅寶石雷射、長脈衝755奈米紫翠玉雷射、長脈衝800奈米二極體雷射、Q -開關和長脈衝1064奈米釹—雅各雷射及脈衝光。理論上,膚色較深的人種如黃種人,選用波長較長的除毛雷射較安全。
除皺回春
雷射磨皮從1990年代中期取代了傳統的機械磨皮,應用於改善嚴重的光老化、臉部皺紋、色素不均及臉部凹疤。早期的連續波二氧化碳雷射改良為高能量、脈衝式或電腦掃描式的二氧化碳雷射系統,可減輕二氧化碳雷射的熱效應及術後的副作用,像是皮膚發紅、黑色素沉澱,並縮短復原時間。
後來又發展出短脈衝2940奈米鉺—雅各雷射,以改善二氧化碳雷射的缺點。由於水分對2940奈米鉺—雅各雷射的吸收效率是二氧化碳雷射的16倍,因此鉺—雅各雷射可以完全氣化組織,造成的組織熱傷害又低,術後副作用小。缺點是組織熱效應不足,導致止血不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廠商推出了具備兩者的優點,減少兩者缺點的鉺—雅各雷射合併二氧化碳雷射的機種。
非表皮剝離性磨皮雷射是目前皮膚雷射最新發展的趨勢,用於治療臉部皺紋及凹疤,它作用在真皮層,不會產生表皮的傷害,且不需復原時間。
這種雷射系統的電磁波段集中在近紅外線區域(1,000~1,500奈米),包括1064奈米釹—雅各雷射、1320奈米釹—雅各雷射、1450奈米二極體雷射及1540奈米鉺—玻璃雷射。這波段較不易被水分所吸收,因此可以穿透表皮到達真皮組織而作用在膠原纖維,以其熱效應造成膠原纖維收縮、重組及新生,來達到除皺及改善凹疤的目的。
分段式雷射治療是這幾年最夯的治療方式,分為剝脫(汽化)性及非剝脫性。它的原理是利用均勻分散的微小雷射光束加熱破壞皮膚表皮及真皮層,以刺激皮膚再生,把過去整片焦土式的雷射治療方式改成蠶食的方式。一來可以減少破壞,降低副作用發生率,二來鄰近的完好組織給予修復的成分也較多,旁邊未受傷的組織可以馬上進行修補的工作,數天內傷口就會癒合,以分段、多次療程來減少雷射副作用,並達到治療效果。
利用無線電頻的拉皮技術,是目前治療效果最被肯定的,它的作用深度可達真皮深部及皮下組織,藉著產生加熱效應刺激膠原蛋白新生,造成皮膚的緊緻作用,並有雕塑臉部輪廓的效果。由於個人可忍受的治療劑量及皮膚的復原能力不同,因此治療效果也有差異。
不管是雷射、脈衝光或無線電頻,治療後沒有傷口且不需復原期是將來共通的趨勢,雖然效果不如氣化性雷射磨皮,但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這都是非常方便的治療選擇。
雷射溶脂
利用不同長脈衝波長(目前市面有980奈米、1064奈米、1320奈米及1444奈米4種)雷射光纖伸入皮下脂肪層,造成脂肪細胞破裂流出油脂,術後經由身體代謝或人工引流把溶解後的油脂排出體外,而達到溶脂的效果。但目前尚無嚴謹的大規模臨床研究報告。
其他的治療
除了皮膚美容外,光動力療法是先讓外來的光敏感物質沉積在特定組織,再由雷射激發產生治療效果,目前已用在皮膚癌、青春痘和血管瘤的治療。低能量雷射則用於慢性傷口和帶狀泡疹神經痛的治療。308奈米-Excimer準分子雷射用於治療乾癬、白斑,或藍光、二極體雷射用於治療青春痘,都已有初步的成果。
應有的認識及防護須知
雷射是一種強光,尤其脈衝光,會傷害視網膜。除了被治療者應戴護目鏡外,操作者更要加強保護眼睛,除了例行的視力保健外,應每年定期做視野檢查以了解損傷情況。
雷射並非萬能,每種治療問題所需使用的機種也不同,有時更需使用好幾種雷射配合,甚至要配合其他治療法(如術前預防反黑及術後治療反黑)才能減少其副作用,並達到最大治療效果。
決定治療效果成敗的關鍵是:醫師經驗素養及專業培訓—慎選醫師;病人是否能充分服從醫師的指示—慎選病人;術前充分溝通,術後追蹤—傷口照料情形如何?防曬是否做好?
一個治療必須具備以上各種因素,且都能做好,才算是一個成功的治療,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
新的雷射機種不斷問世,以期達到更好的療效,並把副作用減至最低。雷射能量加大、光點加大、速度加快、脈衝加長、體積減小、新波段的發現等,都是硬體未來可以進步的空間,至於找到最適合的治療參數,仍需臨床經驗的累積。雷射的技術還在持續進步中,因此可以預見,未來皮膚雷射手術的前途還是一片光明。
患者要慎選適當的醫療院所,根據自己肌膚的問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而非聽信購物台誇張的廣告宣傳,在沒有評估自己的需要之前就購買了一大堆的療程!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3年5月,485期,22 ~ 27頁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25
「寵物攝影師」:偵測技術捕捉毛孩們的瘋狂日常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為什麼 COVID-19 沒有引發糧食危機?——揭開全球糧食市場的抗疫祕訣
劉品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