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生態魚塭–多營養階的立體養殖系統

105/06/15 瀏覽次數 6434
養殖漁業為了維持水質,採用不斷的大量換水的方式。對於位列第18名的缺水國—的台灣來說,每年用於養殖業的的地下水即高達10億立方公尺,佔用水量的8.30%。長期以來,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傳統養殖模式,造成地層下陷、廢水汙染及病菌蔓延等環境問題。

台灣養殖產業自民國57年起成功發展出草蝦養殖技術,卻於民國77年時發生草蝦病變案例。其原因推測為沿海養殖魚塭過度發展,密集的養蝦池因大量換水需求,間接使病菌隨著大量排放的廢水四處蔓延,與鄰近魚池交互感染,對周圍生物的生存亦造成嚴重威脅。而超抽地下水進而造成地層下陷、土壤鹽化的結果,使得雨水淤積、海水倒灌,危害臨海環境。在民國80年起,為解決地下水超抽的現象,農委會亦推動相關政策,透過補助、設備更新及研發,例如水試所進行『自動化超集約養鰻系統的開發』等措施,以提高土地和水源的使用效率,。

在重視漁業發展以及環境保育的政策之下,需發展兼顧生態與產業平衡的方法,而為了達到養殖資源與環境永續經營的目標,有些國家已經開始關注各種省水及零排放的研究,其中「整合型多營養階養殖系統」(IMTA)是以生物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下,模擬其營養循環作用的養殖系統之一。

在IMTA系統中將高級消費者-肉食性(石斑、鯛魚)、初級消費者-草食性(例如鮑魚、海膽)及生產者-植物(海藻)三類養殖生物,營造為多營養階層。各種養殖類比率配置經過分配以達到多營養階循環的目的,包括各階段的排放或處理須達相對穩定平衡,使攝食量與淨化能力達到足夠與穩定,也需要適時增減其養殖生物的數量。

IMTA以模擬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環境樣態,利用自然的循環和生物物種之間的營養循環作用來維持養殖環境的生態平衡,也減少病害風險。整體作用可以減少用水、避免過多廢水排放,其副產品轉化為生物營養,再透過生物代謝達到淨化水質而能循環再用,如此可使養殖成本降低、使養殖產品多樣化。整合型多營養階養殖系統可應用於台灣的室內魚塭和箱網養殖產業,甚至可考慮使魚塭系統與太陽光電等能源設施結合,爭取節能省水的雙贏策略。(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葉信利|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名詞解釋

IMTA:全名為「整合型多營養階養殖系統」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 system,IMTA是指由整合不同階層的營養級生物,透過水生態循環的自然機制,使各生物互相滿足其營養來源而得以平衡生長,並可達到穩定漁獲、省水與節能的養殖系統。

消費者:指生物食物鏈上,以其他生物為食物獲得能量的生物。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