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地下的古文明–南科考古搶救計畫

104/05/21 瀏覽次數 5164
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曾是潟湖地形的台江內海,亦是早期台灣平埔原住民與外來人群互動最為頻繁的區域。隨著時間流轉,河川沖積,曾為滄海的新市、善化和安定一帶逐漸形成陸地,住民結構漸趨多元。

座落於新市的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自1995年開始籌建,或因工程開發、或因主動鑽探,多處蘊藏地下的文化遺址陸續出土,至少發現68處,時間範疇約長達5,000年,大致可概分為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以及漢人等6期考古文化,以及10個文化相。上百萬件關於先民日常生活、經濟活動、生命禮儀等文物,不僅是研究台南地區人類拓殖的珍貴史料,對於整個台灣,甚而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人類歷史,也提供了許多關鍵性的考古證據。

追溯歷史文化的考古研究和拓展經濟的產業科技,在南科的土地上並行著,兩者的平衡發展是南科開發過程的一大挑戰。南科搶救考古工作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以及發掘面積之廣,在台灣考古學史實屬空前,獲得的成果也相當豐碩,在遺址的處理上,產官學研各界從衝突轉為合作的協調歷程,也成為國內在文化資產保護及經濟開發雙向拉鋸課題上的借鏡。為保存這些珍貴的古文物,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於2002年9月完工並對外開放,而較大規模的南科分館已於2014年6月11日開工,未來正式營運之後,將持續肩負典藏、保存、研究南科園區出土遺物,以及推動地方文化保存及社會教育的使命。

南科6個考古文化各具特色,反映不同年代人類的生命軌跡。本展共有3個單元,「大坌坑文化」上溯至新石器時代早期,「西拉雅文化」的遺物則反映500至300年前平地原住民的生活型態,而「漢人文化」則呈現近代漢人移民所帶來的新興產業技術與生活器物。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目前南科園區中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出自南關里及南關里東兩處遺址,距今約5,000至4,200年。文化遺物種類豐富,包括各類石器、貝器、骨角器、陶器及穿孔人牙等,從出土的碳化稻米、小米、完整的犬隻骨骸,以及大量的貝刀,可知當時已有農業和定居性聚落,並懂得利用海洋資源。

西拉雅文化 在漢人尚未大批移民拓墾之前,台南平原是原住民西拉雅族的主要活動地區,在南科園區西南側大道公遺址所發現的該族高密度遺留,距今約500至300年,此時期先民已透過交易取得各式硬陶及瓷器作為器皿,鐵器的數量增多,並利用雕刻穿孔的鹿角及玻璃珠、環等作為飾品,這也反映當時東亞地區人群互動頻繁的歷史背景。

漢人文化 台南是漢人最早進入台灣開墾的地方,明末清初之際,已有相當的定居人口,貿易通路也頗活絡。南科園區的漢人文化遺留主要見於道爺、柑港、道爺南、南科國小、旗竿地東、木柵等遺址,距今約300年,出土文物中,常見糖漏等紅褐色厚胎硬陶,顯示當時已栽種甘蔗並用來製糖。主要器物除了厚胎硬陶,也有安平壺、青花瓷等,風格與史前時代迥然不同。

展示圖文
大坌坑文化
西拉雅文化
漢人文化
其他

展映實景

實體展品

蔦松文化人面陶偶及歛口圈足碗(複製品)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企劃製作
監製: 科技部
策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臧振華特聘研究員
視覺設計: 頑石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臧振華、李匡悌(民102)南科的古文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台東。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著作權
攝影圖片及文字:
©臧振華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影片:
滄海桑田─南科地區地形與海岸線之變遷
製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鐵鏟下的歷史顯影─南科考古發掘作業紀實
製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