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

114/01/02 瀏覽次數 274

幹細胞研究(stem cell research)可以說是新興科技中最令人矚目的題目之一,它似乎充滿了希望,人們一提起幹細胞,用的是「曙光」、「光芒四射」、「點石成金術」、「神奇寶貝」,甚至「嫦娥的仙丹」等充滿興奮的字眼來稱呼它。它的應用在白血病治療上有一些成績,也承諾了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療,如受損組織器官的修復甚至再生。而由於臍帶血也是幹細胞的來源之一,眾多的相關中心及臍帶血公司也紛紛成立,他們的廣告單張積極地進駐到各醫療院所,並開始向許多懷孕的婦女推銷臍帶血保存的服務。

臍帶血公司甚至請來了藝人為保存臍帶血代言。但是,細看廣告詞的內容,除了強調「對生命的尊重,以及親切誠懇的態度、專業的車隊和最專業的服務」,及嬰兒「一生只有一次儲存臍帶血的機會」之外,我們很難了解保存臍帶血具體的用處在哪裡。但是,因為「一生只有一次」這樣的嚇人的字眼具有相當的威力,所以許多人似乎也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而接受這個新科技產品。

這個現象反映了幹細胞研究目前的狀況。簡單地來講,除了少數如白血病已經確定是受惠於幹細胞研究之外,其他大部分是未知數。換句話說,目前臍帶血保存的廣告,事實上是開出了許多令人寄予無限希望但是兌現期未定的支票。

而這些廣告有不少是透過許多藝人公開表示自己為自己的小孩儲存了臍帶血,彷彿這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健康保險,而且是一種很昂貴的保險。筆者最近聽到一個令人詫異的例子:據說有些大學年輕人表示已經決定不要生小孩,原因是怕負擔不起臍帶血保存的費用。這個現象一方面說明了臍帶血保存的昂貴,卻也透露出一些警訊:即使臍帶血中的幹細胞在治療疾病上的應用仍然相當有限,有些人已視保存臍帶血和奶粉尿布一樣是必需品了。

這種情形當然是反應了人們追求健康的欲望。戰勝所有的疾病,甚至可以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是臍帶血是不是只是一個昂貴的希望?在不確定性高過確定性的情形下,這個產品就已經進入市場,並且儼然以一種必備品的姿態出現,人們也已經開始付費。問題是,這些宣稱的神效能否在已經儲存的臍帶血失效之前成為事實?今日所儲存的臍帶血在10年或者20年之後,真的可以派上用場嗎?

雖然臍帶血的承諾(而非事實)有如此大的市場價值,但採收臍帶血所需要的技術的相關問題卻鮮少有人注意。例如採臍帶血對於嬰兒健康的影響是什麼?似乎沒有聽到幹細胞研究者及推廣者有什麼討論。這個只見不可知的未來而忽略現在的狀況,顯然是市場商機所形成的;寧可推銷這個高價的美夢商品,也不要告訴人們可能的問題。或許目前已經加入儲存臍帶血的父母也應該買另一個保險:如果所存的臍帶血將來無法在嬰兒的有生之年派上用場,應當有所理賠。

這一波新興科技興起的熱潮,有別於歷史上的許多科學研究,不是因為它已經戰勝了大多數的疾病,而是市場價值推波助瀾的結果。歷史上,科技成果多次引起人們的驚嘆與挑起無限的希望,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時引起的震撼,盤尼西林的發現與應用對於疾病歷史的改變,桃莉羊出現的驚奇,都是基於具體可見的成果,但是幹細胞呢?仍與科幻非常相似。加入這個龐大經濟活動的人們,包括幹細胞研究科學家、生技公司經營者及他們的股票投資者,還有當紅藝人,如果稱這是淘金夢的科技大概也不為過。

關於幹細胞的研究,有許多的爭議與討論,尤其是倫理問題。來自宗教界(特別是基本教義派)的主要反對原因是,在幹細胞獲取的過程中,會牽涉到胚胎(視為生命的形式)的死亡。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總統布希日前所發表對幹細胞研究的演說中,對於這項研究有條件限制的背景。不幸的是,這個聲音似乎是少數能與這一股幹細胞研究熱潮勉強相抗衡的。也就是說,宗教力量是少數勉強能夠對市場利益產生一點制衡效果的,其他的聲音大多淪為狗吠火車的命運。

因為環繞著幹細胞及其他類似研究的,是一種無法抵擋的氛圍;它們都被賦予一種神奇的光環—人類的許多問題,包括酗酒、貧窮、學習障礙、憂鬱、疾病等都將迎刃而解。這些承諾與夢想,或許可以稱為製造更美好的人類的企圖。這當然是個不錯的想法,但是,在什麼意義之下更美好?即使人類變得更聰明、更美麗、更強壯、百病不侵,我們的社會真的會更美好嗎?

以臍帶血服務目前的記錄看來,只有在社會上具有相當經濟能力的人才可以負擔得起這種神奇寶貝。也就是說,新興生物科技即使沒有加深社會既有的不平等,至少也是利用這些不平等來發跡的。在這個特性上,它似乎一點都不神奇,而和代理孕母、器官移植等技術一般,與因為社會不平等(經濟、性別、族群等)所造成的健康不平等形成共謀。而我們是不是應該認真地思考,這些神奇的技術要放在什麼樣子的社會中,才不至於失去它的神奇魅力,而變得庸俗不堪或甚至醜陋呢?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 2008年5月,425期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