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無線隨意網路

101/03/03 瀏覽次數 25358
你常用手機吧?路上看到幾乎人手一機講著電話,你知道你用的手機網路結構嗎?

在這個無線通訊發達的時代,人們可透過手機甚至智慧型手機,上網使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和遠處溝通。身處於這個了不起的科技時代,讓你無遠弗屆,這些都累積了無數科學家的智慧,實在令人敬佩。

也許你已發現,當要與朋友連繫時,手機都是通過附近的基地台連線的,基地台再連到所屬電信業者的中央伺服器,去尋找撥打的對象在哪裡。如果他不是與你同一家電信業者,還需要透過跨公司伺服器聯網機制,看看在遠處的哪個基地台可連結到他的手機。等找到並連結後,雙方才能講話。這種架構通稱「固接網路」,也就是所有連結都是靠固定接點設置的。

基本上,能夠在全球很多地方都使用手機通訊,得歸功於各地區電信業者建立的基地台,當然使用者要付費。其實在地球上還是有很多地方通訊不良,沒有基地台設置,尤其是人煙稀少的地方。

另外,在一些百貨公司或飯店裡,你也許看過有服務人員用無線對講機吧?那並不需要基地台,只要對講的雙方相隔不遠,並把對講機設定在同一頻道上,且沒鎖碼,不管你是誰,都可聽與講。但那是類比式訊號,干擾多,且通常只能單向通話,不能同時多方講話,也就是俗稱的「調撥式單行道」。

現在科技進步許多,如果無線對講機使用數位訊號來傳訊息,就可做到像在電腦或電視機前用有線方式玩怪獸對打機一般地具有連線功能。也許就可以透過對講機與附近的朋友連線,建立一個小型的無線網路,網路中的每一個成員能夠與任何的成員同時用多方多車道溝通與交流,而不需要靠基地台。如此一來,要通話多久就多久,不用給電信業者通話費,這就是所謂的「隨意網路」的雛形概念。

從前面的比喻知道,傳統的固接網路是透過基地台或線路連接而建立的,需要固定的基礎設施。相反地,隨意網路不需要基礎設施,而是靠著各個非固定的裝置,如手機(可稱它為移動式基地台),以接力的方式傳送訊息。你可想像這種繞接的技術比固接網難度高,因為這些移動基地台的位置及速度隨時在變動;你不知道有沒有路,縱使有也可能有很多條,決定要走哪一條路徑最有效益,是複雜的演算。

隨意網路能夠在沒有固定的網路基礎設施下,透過各個裝置互相連結成網路,彼此溝通交流。它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立刻溝通提供救援,而可應用於偏遠地區及戰場上。由於隨意網路是不斷變化的,必須運用創新策略來避免資料遺失並降低干擾,資料內容方面以傳遞文字、圖片的訊息為主。隨意網路的特色是:

資訊傳布自由度更高 在隨意網路中,資訊發布者會更廣泛,自由度更高,且不限於電信業者或政府單位,幾乎可以不受制於電信業者。你想在球場找朋友,不需要花錢打電話,就可以很快找到朋友。

近場即時資訊的最佳利器 在近距離的通訊範圍(數十公尺到數千公尺),它可做到隨時聯網,應用於例如個人社群交友、交通資訊傳遞、觀光景點介紹、博物館或展場導覽等方面。另外,一般民眾在遭遇緊急危難時,可發布緊急救援資訊,甚至可轉傳資訊給附近民眾,減少二次災害發生。

生活應用廣告電子媒介 從使用者的觀點考量,其他行動上網通訊技術如GPRS、3G、4G等雖可獲得較高的傳輸速率與較大的通訊範圍,但即使在近距離通訊時仍須高額的通訊費用。因此,考量成本開銷後,在近距即時性通訊服務中,免費的隨意網路會是最佳媒介,尤其是電子商務上將可形成新一代的電子廣告媒介。例如在逛街時,附近商場就會告訴你有什麼好吃的、有什麼在打折等。

從上面的資訊及考量,我們認為隨意網路能夠為現有的通訊網路帶來嶄新的未來。它的雙向通訊能力與高自由度,能拓展人、路、車、物體間更緊密的關係,實現人人相連、車車相連、物物相連,創造時時的人車物三個維度的加值空間。更可依據民眾不同的需求提供個人化服務,包含安全監護、資訊服務、導航服務、追蹤服務、休閒娛樂、商業服務、社群交友服務、行動遊戲、行動付款等,使得在通訊網路的發展上建立起主動分享機制,豐富民眾生活。

隨意網的形成能提升既有固接網路的服務效能,創造移動空間的服務價值鏈,達到更人性化的社會,創造新的世界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