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為什麼學習外語很困難?有請認知神經科學為我們解惑!

108/10/21 瀏覽次數 4803
大部分人都同意學習外語難,但究竟難在哪裡?這些難處,是否反映在大腦活動中呢?吳嫻解釋大腦如何處理語音、語意、語法,也為外語學習提供線索。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嫻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吳嫻教授。

透過嬰兒,心理學家研究人類「如何認識語言」
 
語言的研究已可以追溯到新生兒時期。發展心理學家已知寶寶在認知到環境變化時,吸奶嘴的速度通常會變快,研究者便利用內有感應器的奶嘴,測量新生兒對語言韻律的敏感度。

如果對剛出生的寶寶播放英文一段時間後忽然切換成日文,或從荷蘭文切換成日文,吸奶嘴速度會有變化,但在相似韻律的語言(如英文和荷蘭文)間切換時,不會觀察到變化。
 
新生兒的哭聲似乎也反映出母語的音韻特性:聽慣法文的寶寶,哭聲的重音在後面,聽慣德文的寶寶,哭聲的重音在前面,聽慣中文的寶寶,則因熟悉中文的聲調變化而有頻率變化較大的哭聲。這些研究顯示小寶寶對語言已能覺知到差異,而且也在唯一的聲音表現方式中顯現出來。
 
母語為中文的人,對英文某些語音差異較難辨別,母語為英文的人,對中文的四聲感到困難。對嬰兒進行腦電波研究,拿世界各種語言中細微語音的差異來測驗,發現一歲以內的寶寶都天生可以區分這些差異,但這種敏感度大約在一歲後就消失。
 
但後續研究顯示,這種與生俱來的語音敏感度並不是在成長過程中消失了,而是嬰孩在開始接觸到母語之後,當聽到母語中不存在的語音差異時,不同人腦中會有不同反應,意即耳朵聽得出差異,但因對使用母語不重要,對認知系統來說其重要性也下降、處理方式也產生很大的變異,因此到後來大部分的人很難有意識說得出或區分出那些差異。現在也有研究顯示,成年人可以透過訓練,重拾對語音的敏感度。

語意語法大不同

 
語意和語法的研究,常利用腦電波的測量。當受試者看到句子中出現一個意思很奇怪的字時,在那個字出現後約400毫秒,腦電波儀會測量到一個很大的負波(N400);當句子在語法上很奇怪時,在語法錯誤字出現後大約500~600毫秒會測量到一個很大的正波(P600)。

這已足見語意和語法在腦中真有不同的處理機制,而此結果在中文使用者身上也觀察得到。
 
進一步研究語法,發現雖然同樣合乎文法,但字詞順序的不同,會給人較難理解和較易理解的差異。吳嫻團隊針對關係子句的理解做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中文閱讀和英文閱讀的結果完全相反:英文母語人士讀起來覺得比較容易的結構,在中文裡反而比較困難。
 
透過讓不同母語人士,閱讀不同語言的文本,吳嫻團隊想要找出人類大腦學習語言的機制(圖/Pixabay)。透過讓不同母語人士,閱讀不同語言的文本,吳嫻團隊想要找出人類大腦學習語言的機制(圖/Pixabay)。
 
在另一個吳嫻團隊進行的跨國實驗中,受試者必須快速唸出螢幕上閃現的一連串代表數量的字。結果發現,當每一個新進來的字都可以和前一個字結合在一起、建立起結構時,會比不能建立起結構時容易很多,同時腦中負責文法處理之區域的活化程度,也會和數字結構的複雜度有正相關。
 
這些結果可說明為什麼學習一個新語言的文法很難:因為文法是一種結構,在學母語時,腦區的運算方式已經被框限、塑造了。同樣的神經元要去做新語言的計算時,挑戰性便提高。

學外語有關鍵期嗎?
 
如果回到學習外語有沒有「關鍵期」的問題,從語音來看,的確是愈早接觸、敏感度愈高,但是有的人一直都有比較好的聽覺辨識力,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成年人提升語音敏感度。

語法方面,只要不是母語,在處理時一定會更費力,但不代表無法掌握,也許只是反應時間較久。至於語意,現在的研究都顯示沒有關鍵期,因為語意即是聲音和意義的連結,我們的腦袋在這個能力上終生都有彈性。

以英文作為外語為例,所有大型英文考試的表現都顯示,英文的掌握度和教育程度有高相關,而和幾歲開始學習英文的關聯則不強。總結來說,學得好比學得早更重要!
 
資料來源
  • 原標題:學習外語有什麼難?大腦知道!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