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6/19
永續的碳循環產業鏈,讓二氧化碳不再人人喊「減」
陳彥諺|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上世紀 80 年代末,一些科學家思考著如何才能把光囚禁起來,或是讓它們在微米尺度以下沿著任意彎折的光路傳播。他們發現解答早已藏在半導體物理的研究中。藉著人為設計的週期介質以及對介質週期性的局部破壞,無論是光的牢籠、反射鏡、分束器,或是大角度彎折的波導都可以實現。 在本世紀初,一個被擱置了三十多年的理論研究突然找到了可具體實現的方法。藉著將共振單元排列成週期結構,人們可以設計出「讓光折向錯誤的一邊」的「負折射」材料或「左手材料」,還可以造出超越「繞射極限」的超高解析度「超級透鏡」。這些研究催生出了「超穎材料」的概念。借助光學與聲學版本的超穎材料,人們不但可以設計出隱形斗篷讓物體從視線/聽覺中消失,也可以設計出超薄透鏡,或是超級輕盈的隔音材料。 「超穎材料」是一個海納百川的概念。它不斷推陳出新的研究主題再再地使人驚奇。它的發展極限究竟在哪裡?歡迎陪我一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