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蛛/蠶混紡絲
102/12/31
瀏覽次數
10505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美國杜邦公司的科學家1965年意外發現了克維拉纖維(Kevlar),成為第一代防彈纖維。它的成分是芳香族聚醯胺,與尼龍(脂肪族聚醯胺)不同,特性以抗張強度最出色,約為鋼鐵的5倍。可是蜘蛛的曳絲比克維拉纖維還要堅強,彈性是尼龍的兩倍,不透水,又有延展性。2010年,臺中一中高二同學陳永康利用高速攝影機發現,跳蛛會利用曳絲的性質提升跳躍降落時的安全性,獲得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動物學一等獎。
曳絲蛋白質的主成分是甘氨酸與丙氨酸。科學家已發現生產蜘蛛絲蛋白質的基因,並在那些基因中找出特定胺基酸序列與蛛絲機械特性(如強度、彈性)的關聯,因此可能以基因工程技術「訂製」蜘蛛絲,滿足特定用途的需求。
但是收集蜘蛛生產的蜘蛛絲很困難。首先,蜘蛛無法大量養殖,因為牠們是獨處、堅守地盤,又會同類相食的動物。其次,蜘蛛吐絲是為了結網或特定目的,而為了不同目的,吐的絲就不一樣,養殖者無法控制蜘蛛的吐絲行為。利用其他生物平臺以轉殖基因製造蛛絲蛋白質,又有無法「紡絲」的問題,能製造蛋白質不等於會利用那些蛋白質製造絲。養蠶取絲就沒有這些問題。
最近美中學者合作,以基因工程技術把兩個蛛絲蛋白質基因轉殖到蠶寶寶體內,使牠們生產「混紡絲」—蠶絲蛋白質與蛛絲蛋白質糾合交纏的絲。令人興奮的是,混紡絲極為穩定,強度超過蠶絲,與蛛絲不相上下,甚至更好。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2月,470期,76 ~ 80頁
克維拉(2)
Kevlar(2)
蜘蛛絲(3)
蠶絲(2)
纖維(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