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你是誰?或寬或嚴、忽隱忽現的人群分類

102/05/16 瀏覽次數 3871
人有多不同?差異的意義又是甚麼?所謂的種族、族群等分類有確實的界線嗎?界線如何被認定?不同的社會文化是否有不同的分類考慮?二次大戰後,鑑於科學種族主義帶給人類的傷害,「種族」或「種族差異」被族群一詞所取代。大洋洲南島社會的研究,發現族群或族群認同僅是一個西方文化下的特有概念,未必能放諸四海而皆準。大溪地人在生活中區分德米(Demi) 、毛利(Ma'ohi),與丁尼托(Tinito)時,反映出行為表現的身分認定原則,但在官方人口統計的架構下,這一原則受到挑戰。當身分認定的原則游移或多重並列時,「你是誰?」這樣的問題,更需要智慧去聆聽。

人類學不敢說會解決什麼問題,但可以做為文化的評論人,以其他的文化作為自己社會的借鏡。也可以做一個文化的翻譯人,促成異文化間的溝通與理解。

人類學 異文化橋梁

童元昭說,人群分類有許多方式,有很多爭議的部分,例如種族。人類學的研究議題之一是在西方生物科學典範外,探究其他社會不同的人群分類方式。童元昭指出,有些文化不在乎血緣是什麼、祖先是誰、長相為何,在乎的是行為舉止,是怎麼長大的,行為舉止像哪一群人。

她說,有一個馬達加斯加的人類學研究,以南島社會的特質,挑戰西方經驗的研究。島上人口對自己是誰,認定方式是以居住地點、生活方式為基礎。有一群人住在海邊,代表某一種空間,還有與海相關的生活方式,例如捕魚;山上的人則以農耕為主。

海邊的人長期要拉縴,腰背、手掌會磨出繭來,一握手就知道。這個身體不是生來的,不是出生是什麼樣的人,就是什麼樣的人,而是做什麼事,讓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都是非常細微,卻非常深刻界定了當地人對自己和他人身分的認定。

南島文化 不看祖源

她指出,南島文化強調人的具體行為的群體相似性,而非客觀的祖源,你是被那一家收養,在那家長大,你就是那家的人,不管你祖先是誰,不重要。這樣的概念,可以延伸到什麼範圍,亞裔跟南島人的長相上有差別,明顯可以看到差別時,這個觀念可以延伸出去嗎?

大溪地生活當中的人群分類分成:德米(Demi):混血法裔或生活像歐洲人的人;丁尼托(Tinito):華裔或生活像「華人」的人;毛利(Ma'ohi):毛利人或生活像毛利人的人。

童元昭說,有個男孩,父母都是玻里尼西亞血統,但他自幼是「丁尼托」父親帶大,村裡的人就說他是Tinito,因為父親培養了兩個特點,一是飲食口味,吃熱炒、米飯,跟大溪地人吃塊莖類東西不同,二是賣乾的香草。

童元昭從不同年代分析大溪地上族群分類的變化。她說,大溪地人一開始以血源和生活方式區別你是哪一群人;但官方人口統計的分類不斷變化,引入國籍、出生地與族裔的分群概念,以至於現有兩套分類系統並存,所有分類概念或者說文化,有著時間面向,歷史會造成文化變遷。

實際生活中大溪地以生活方式為基礎的分類系統可以延伸到華人身上嗎?一個華人小孩被毛利人收養,祖先是華人,但教養是毛利人,這個小孩是華人還是毛利人,還是有其他分類出現?

歷史上華人收養毛利人孩子的情形多於毛利人收養華人孩子,但近年華人把孩子出養給毛利人,主要基於親屬關係,因為華人與毛利人通婚增加。毛利人有孩子在不同家族間收養交換的習慣,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收養孫子很常見,華人男性和玻里尼西亞女性結婚後生下的孩子,常送岳父母收養。

屏東沿山地區也是人群複雜的區域,但歷史上人群往來頻繁的區域,現在的印象中,卻以為人群文化很單一。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區域,曾經排灣與平地漢人通婚,而客家女孩,流向平埔、閩南村落,鄰近人群間的婚姻與收養引起的互動,曾經很常見,但目前已被遺忘。

解讀文化 地方觀點

人類學還可以做什麼,童元昭說,不敢說解決人類重要的問題,重要的人類學提供一種態度、知識體系與方法。人類學除了是文化評論者,中介者外,也提出一套研究方法,藉由細微的參與觀察,與對當地語言的掌握,呈現地方觀點。

人類學也提醒大家,如何看待文化、傳統、文化創新。童元昭說,文化是什麼?文化不是具體的物品,不是可以聽、可以看、表演出來的東西而已,是背後的一套邏輯、思維方式及其推導出來的種種作為。

文化傳統可以變,也一定會變,且應該變。問題是如何變,對文化態度是什麼?是僵硬,還是順其自然?例如過去有紅包文化,要不要主動改變,文化是有生命的,要有健康態度認識這點。

【2009/04/27/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