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溫血動物不易感染真菌
102/12/12
瀏覽次數
12593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脊椎動物中,溫血動物是最晚演化出來,最浪費能量的動物。因為溫血動物連休息、睡覺都必須維持適度的體溫。所以溫血動物最挨不得餓。動物界中,最汲汲營營尋找食物的動物就是溫血動物;主動出擊、積極打獵的,都是溫血動物。不過,這樣的生理系統必然有好處,才會演化與持續。
2009年,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家卡撒德沃(Arturo Casadevall)發表過研究報告,指出真菌的生長能力會隨著室溫的升高而下降:在攝氏27~40度之間,溫度每上升1度,能夠感染動物的真菌種類就減少6%。他推測,溫血動物生理系統最大的優點,是避免真菌感染。
最近卡撒德沃以數學模型推論,發現理想的體溫是攝氏36.7度,非常接近我們的正常體溫37度。也就是說,正好高得能夠避免大多數真菌的感染,又不會迫使我們必須找更多的食物以維持體溫。要是我們的正常體溫再高一些,必須攝取的食物量一定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形態。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1年2月,458期,74 ~ 78頁
溫血動物(1)
恆溫動物(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1/25
用綠豆殼突破貓的絕症——貓傳染性腹膜炎的新可能
李元傑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固體再生燃料SRF,處理垃圾和減碳真能一舉兩得?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科學爭議中的研究方法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