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蚜蟲天敵知多少
97/10/08
瀏覽次數
49718
林秀芬
|
美和技術學院生物科技系
劉顯達
|
美和技術學院生物科技系
蚜蟲
蚜蟲(aphids)屬於同翅目蚜蟲總科,臺灣終年可見,是農業的主要害蟲。牠危害的寄主範圍廣泛,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葫蘆科的瓜類、茄科、桑科為主。在臺灣,由於溫度適宜,蚜蟲族群生長迅速,目前已知有 270 多種,易對作物造成危害。蚜蟲體長 1.5 ~ 4.9 毫米,平均約為 2 毫米,分有翅、無翅兩種類型,以成蚜或若蚜群集於植物葉背面、嫩莖、生長點和花上。
蚜蟲分布於農田、草原、果園及森林區,是多種栽培植物或雜草上和菜園內最常見的昆蟲。成蟲及若蟲都能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為生,不僅使植物生長受阻、枯萎,且是傳播植物病毒的媒介昆蟲,造成很大的危害和損失。蚜蟲的形態上最大的特徵,就是柔軟軀體的腹部背方具有一對刺狀的蜜管,稱為「腹管」,並由此分泌蜜露,嗜食蜜露的螞蟻便和蚜蟲如影隨形,成共生的現象。當蚜蟲分泌的蜜露太多時,會引發植物的黴病,進而影響植物光合作用。
蚜蟲的生殖方式十分奇特,且生殖力頗高,除了行有性生殖外,雌蟲也能進行孤雌生殖,即若蟲從雌蟲的腹末排出。因食物、季節、營養、棲所等不同因子的影響,蚜蟲又可分成有翅型和無翅型,有翅型體側雖有翅膀,但飛翔能力有限,多半借助風力和氣流分散。
繁殖最快的昆蟲
蚜蟲的繁殖力很強,1 年能繁殖 10 ~ 30 個世代,且有世代重疊現象發生。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夠生育,而且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懷孕產生後代。當 5 天平均氣溫在攝氏 12 度以上時,便開始繁殖。在氣溫較低的早春和晚秋,完成 1 個世代需 10 天;在夏季溫暖條件下,只需 4 ~ 5 天。氣溫攝氏 16 ~ 22 度最適宜蚜蟲繁育,在乾旱或植株密度過大時,有利於蚜蟲為害。在春季和夏季,蚜蟲以胎生孤雌生殖繁殖後代,秋天低溫誘發出有性世代,產下卵過冬,稱為「完全世代型」。終年行孤雌生殖的,稱為「不完全世代型」。
蚜蟲一般以營異寄主來完成其完全世代型生活史。首先雌蚜(由有翅性母卵胎生而來)和有翅雄蚜交配產卵越冬,春天孵出的幼蚜以木本植物為第一寄主,這種無翅型蚜蟲以孤雌繁殖 2 或 3 代。之後在初夏產生有翅型的遷移蚜,遷移蚜以草本植物為第二寄主,再以孤雌繁殖數代至 20 餘代。最後在秋末發生有翅的性母蚜,並在冬季來臨前產生雄蚜,此性母蚜和雄蚜從第二寄主遷飛到第一寄主植物上,再進行下一世代的交配和繁殖。
蚜蟲的天敵昆蟲
天敵昆蟲是指可以藉由捕食、寄生、資源競爭和分泌有毒化學物質,殺死或降低其他生物繁殖力和族群數量的昆蟲。在蚜蟲的天敵中,捕食性的天敵包括鞘翅目昆蟲如瓢蟲科的七星瓢蟲、澳洲瓢蟲、黑緣紅瓢蟲等,雙翅目昆蟲如食蚜蠅科的大灰食蚜蠅、黑色食蚜虻等,脈翅目昆蟲如草蛉科的大草蛉等,以及半翅目昆蟲如花椿科的小花椿等。另外,寄生性的天敵包括膜翅目昆蟲如繭蜂科的蚜繭蜂、麥蚜繭蜂等,以及蚜小蜂科的日光蜂等。
做為有效的天敵昆蟲,一般應該具有的特性,包括較高的寄主專一性、族群能快速增殖、能夠和害蟲的發生具有同步性、搜尋害蟲能力高等,如此一來,將可以在田間有效地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
捕食性天敵昆蟲通常不喜歡取食受到真菌感染的蚜蟲,除非是在飢餓無選擇的情況下,才會去取食生病的蚜蟲,否則仍以健康的蚜蟲為捕食的優先選擇。寄生性的天敵如寄生蜂,會選擇齡期3齡以上的蚜蟲來寄生,而蚜蟲會自動把生殖器舉起,寄生蜂得以順利插入產卵,卵孵化後在蚜蟲體內取食,這時蚜蟲仍可取食。當寄生蜂化蛹時,蚜蟲蟲體膨大,由原本的顏色轉為堅硬有金屬光澤的黃褐色,經兩天左右,成蟲羽化便咬破蟲體飛出。韓國曾自日本引進日光蜂而成功防治危害蘋果樹的綿蚜。
使蚜蟲發黴的真菌
自然界中能感染昆蟲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如病毒、細菌、真菌等,昆蟲可被自然界中病原真菌寄生在蟲體上,這種真菌稱為蟲生真菌。蟲生真菌感染昆蟲時,目標昆蟲不需要主動取食到真菌,就可受到真菌的危害,病原細菌和病毒則必須經由昆蟲消化道才有致病的能力。蟲生真菌約占全部病原微生物的 60% 以上,目前約有 100 屬 700 種類。綜合文獻記載,感染蚜蟲的真菌包含接合菌亞門和不完菌亞門的真菌。
接合菌亞門的真菌,如蟲黴屬的普朗孔蟲黴、耳黴屬的暗孢耳黴、新接黴屬的弗雷生新接黴、蟲瘟黴屬的
Zoophthora aphidis
和新蚜蟲癘黴等。不完全菌亞門的真菌則如頂孢黴屬的
Acremonium crassum
、白殭菌屬的白殭菌、黑殭菌屬的黑殭菌、擬青黴屬的玫煙色擬青黴、輪枝菌屬的蠟蚧輪枝菌等。
當昆蟲受到真菌感染時,會出現食欲銳減,身體呈現萎靡無力,皮膚失去原有的光澤等現象,最後導致昆蟲發病死亡。死於真菌病的昆蟲,屍體都有硬化的現象,屍體成乾枯的外形,因此一般又稱硬化病或殭病。當濕度條件適宜時,真菌會在死掉的寄主上行腐生生長,有些菌絲會穿破表皮生長,並在昆蟲屍體表面產生許多孢子,藉由孢子來傳播,造成蚜蟲流行病的發生,或是產生休眠孢子來越冬,待環境因子適宜再發芽,做為另一感染源。
利用蟲生真菌防治蚜蟲
利用蟲生真菌防治農業害蟲時,其優點包括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只寄生於欲防治的害蟲,對人類和其他動物較沒有致病性;害蟲不易產生抗性;易於培養繁殖,成本較合成農藥低;能於田間繁殖和再感染;寄主範圍廣,可同時防治多種害蟲。
相對地,缺點是受環境因素和氣候的影響很大;蟲生真菌易受紫外線輻射而失去活性;害蟲致死效果變異大或致死時間太長;易受田間施用化學殺菌劑而影響牠的存活;大量生產、製劑劑型和儲架壽命、保存的問題仍待克服。
蟲生真菌會受特殊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的限制,影響牠的病原性。大多數蟲生真菌種類在攝氏 15 ~ 25 度、相對濕度 80 ~ 100% 有最大活性。例如蠟蚧輪枝菌可感染的寄主廣泛,包括溫室粉蝨、介殼蟲、桃蚜、棉蚜、馬鈴薯甲蟲;利用蠟蚧輪枝菌來感染桃蚜,在溫度攝氏 20 度、相對濕度 100% 能產生最多量的孢子,並藉由孢子的釋放傳播,可感染其他的桃蚜來達到防治的效果。但在低濕度時,則會延遲和抑制蠟蚧輪枝菌孢子的形成和釋放,造成防治桃蚜的效果較不理想。
一般應用蟲生真菌防治害蟲成功的案例,大多是使用於溫室或網室環境。國外商品化製劑的菌株不耐高溫,而台灣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微生物資源豐富,因此發展本土性的蟲生真菌來防治蚜蟲是有潛力的。未來仍可繼續尋找和篩選對特定蚜蟲有強致病性的蟲生真菌,並探討致病的作用機制。另外發展量產、製劑和施用技術等,都是開發蚜蟲真菌性殺蟲劑的必要條件和重要研究課題。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10月,430期,49 ~ 52頁
孤雌生殖(7)
天敵(18)
蟲生真菌(2)
殺蟲劑(14)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30
鋰電池回收商機大,臺灣做好準備了嗎?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02
神奇的一針所掩蓋的技術網路-談子宮頸癌預防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