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沙塵暴的形成和影響
96/08/30
瀏覽次數
24434
東森電視「科學大解碼」製作小組
|
相信大家對於甘肅發生的沙塵暴記憶猶新,黃沙從天空蔓延到地面,猶如築起一道高牆。一旦大陸地區發生沙塵暴,環保署就會發布警訊來提醒民眾注意。這些飄洋過海的沙子,又是如何影響著臺灣呢?
沙塵暴真正到達臺灣地區的時候,因為它的風速比較大,所以氣體污染物的影響比較小,主要還是顆粒污染物。
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形成的條件是要有豐富的沙源和地面的強風,加上不穩定的氣流。在冷、熱空氣交會的區域,空氣會快速地流動,較熱的空氣會造成強烈的上升運動,能夠把沙帶到高處。當沙塵被揚起之後,比較重的沙粒很快就會掉落到地面,但顆粒細小的,卻可以向上傳送到相當於1000公尺到3000公尺的高空,再藉由西風所帶來的氣流向東傳送。而到達臺灣來的,就是這種較為細小的顆粒物。
沙塵暴期間所測到的,都是2.5微米以上的粗、大顆粒,那2.5微米以下的顆粒我們稱為微粒、微塵,它增加的幅度沒有粗的顆粒來得大。不管是粗跟細,都是會影響呼吸道。
這些從大陸地區形成的沙塵暴,由於沙塵顆粒經過長時間的飄浮,會吸附空氣中的黴菌和致癌性的烴類化合物。因此被人體吸入之後,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的疾病;若是進入眼睛,再用手搓揉,也可能造成結膜炎。如此惱人的沙塵暴,除了影響空氣品質,還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呢?
它的高濃度出現的時間,大概持續大概2、3個小時。譬如說在北部出現,持續2、3個小時,可是整個事件的影響時間大概可以持續24小時,然後還有另外一個特徵是由南往北慢慢傳送,然後再來是由北往東也會傳送。
近年來沙塵暴的問題逐漸嚴重,氣象學者認為是天氣周期的變化,正常的大氣環流被擾亂;也有一派學者認為是人類過度開發自然,使土地沙漠化的關係。無論如何,沙塵暴已經是一種具有威脅性的天氣現象。面對它的威力,還是要特別留意。
資料來源
2007年東森電視台《科學大解碼》第一期
原標題:沙塵暴的影響
沙塵暴(8)
災害(47)
沙漠(4)
懸浮微粒(59)
推薦文章
113/09/27
在炎熱的臺灣飼養雞豬牛,獲取蛋肉乳也不忘動物福祉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5
動物輸血需求爆增,如何為捐血犬貓築起健全醫療後盾?
李依庭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