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文化的奧祕:跨越千年傳播萬里的台灣玉
106/04/06
瀏覽次數
9342
黃國恩|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示教育組
什麼樣的石頭叫玉?按照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說法,「玉,石之美者」,也就是說,只要是感覺美的石頭都叫做玉。不過,這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玉,從礦物學的眼光來看,能叫做玉的只有兩種,一種叫輝玉(jadeite),另一種叫閃玉(nephrite)。
輝玉或稱為硬玉,也就是俗稱的翡翠,屬於輝石類礦物,較一般玉石堅硬,硬度可達6.5~7度,最主要的產地在緬甸北部,品質及產量都居世界之冠。翡翠在清代才從緬甸大量傳入中國,深受宮廷的喜愛,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就是典型代表。翡翠的顏色除了常見的翠綠色之外,因為所含錳、鐵與鉻元素的不同,會呈現不同深淺的紅、綠、紫等色。
閃玉或稱為軟玉,屬於角閃石類礦物,主要由透閃石和陽起石所組成,呈纖維狀交織結構,非常堅韌,硬度約為5.5~7度。雖然稱為軟玉,但是有些軟玉的硬度比硬玉還高。台灣玉及和闐玉都屬於閃玉,只是新疆和闐出產的閃玉含鐵量很低,外觀純白有潤澤感,像是羔羊脂肪,因此又稱羊脂玉。而台灣出產的閃玉含鐵量較高,顏色在翠綠色到墨綠色之間。綠色閃玉的產地除了台灣之外,還包括環太平洋的紐西蘭、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地。
玉在台灣
台灣玉屬角閃石礦物單斜晶體,硬度6.5度,比重3,折射率1.62,具玻璃光澤,質地堅韌,葉理構造非常發達,顏色以墨綠、翠綠、黃綠或淡黃、灰色為主,常帶有黑色小斑點。台灣玉又稱為豐田玉,產地主要集中在花蓮縣壽豐鄉豐田荖腦山西林山區,礦區面積約有八百多公頃,礦脈常夾在蛇紋岩與黑色片岩之間,常與黑色片岩、蛇紋石、石綿、滑石共生。今天豐田鄰近的白鮑溪及壽豐溪,在暴雨過後仍可能在溪床找到台灣玉原石。
台灣玉在台灣曾風光一時,從1965年之後的十餘年,被大量開採及加工,賺進不少外匯,但曾幾何時,風光不再。一窩蜂的濫炸開採使得成材率低,品質下降,加上開採成本增加及不當的銷售手法,使得台灣玉的市場競爭力大跌。而同是綠色閃玉的加拿大玉外觀與台灣玉十分相似,品質也不差,因此趁勢而起,進口取代了開採。
到了1980年前後,各礦場陸續停採,台灣玉漸漸淡出市場。有趣的是,就在1980年,卑南遺址因台東車站工程出土大量石板棺,陪葬品中包含非常精美豐富的史前玉器,這些玉器使用的就是台灣玉。
台灣玉之所以是台灣玉,還是有它的品牌定位。或許它目前在市場上不如當年風光,但是在文化內涵上卻是無可取代的台灣珍寶。早在60年代大家瘋台灣玉之前,台灣史前人早就瘋了好幾千年了。
愛用台灣玉的史前人
玉是一種礦物,如果沒人理它,就只是一種石頭而已,它的生命力來自人類的使用。人類用玉的歷史大概在8千年前就開始了,以東亞玉文化圈起源最早、區域最廣、延續時間也最長,最早在中國東北地區發展,然後影響到俄羅斯、日本、韓國、台灣及東南亞。雖然在東亞玉文化圈中的各文化差別很大,但喜愛玉器的傳統是一致的。
台灣玉的產地局限在花蓮豐田一帶,史前人從礦區附近的溪流中撿拾從山上沖刷下來的原石,再加工製成玉器。在玉礦區附近的平林遺址及重光遺址發現許多玉器廢料及半成品,可以確認是史前時代的玉器加工廠。這裡的玉材及製造的玉器透過海路或陸路運輸交換,流通到台灣各地。全台灣出土玉器的遺址有一百多處,分屬不同的史前文化,主要分布在東部,尤其是海岸山脈以東,在台灣北部、南部、西部及中部山區有零星分布,澎湖及綠島、蘭嶼也都有台灣玉製的玉器,高山及海洋都阻擋不了史前人對台灣玉的需求。
台灣史前人使用玉石製作器物,可以推溯到約5,500~4,5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晚期,延續到約1,000年前沒落消失。考古學家把台灣史前玉器的發展概分為四期:
萌芽期 ─ 5,500~4,500年前,這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是大坌坑文化的晚期階段。出土的玉器是錛、鑿之類的工具,數量很少,還沒有裝飾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是蛇紋岩,製造技術包括打剝、直線切鋸及磨製。
發展期 ─ 4,500~3,500年前,這時期是新石器時代中期,出土玉器的遺址除了東部以外,已廣布至宜蘭、台北、台南等地,甚至在澎湖也有出現。製作的器物以錛、鑿、鏃等工具為主,但也有手環、耳環、墜飾等裝飾品出現。台灣玉製作的玉器較前期多,製作技術增加了鑽穿及圓形切鋸的技術。
興盛期 ─ 3,500~2,000年前,這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大量使用台灣玉為材料,出土玉器的遺址已很多。玉器種類包括工具、武器,以及各式各樣的裝飾品,品質與數量都達到巔峰,製造技術更為精進成熟,甚至有些技術連現今的工匠也嘆為觀止。
衰退期 ─ 2,000~1,000年前,這時期已進入鐵器時代,出土玉器的數量驟然減少,玉器種類仍以裝飾品居多,但部分與玻璃器一起出現,製作技術衰退。
全台第一的卑南玉器
說到台灣的史前玉器就不能忽略卑南文化玉器,卑南玉器代表了台灣史前玉器最興盛時期的樣貌。
從當年臺灣大學考古隊在卑南遺址搶救發掘的資料來看,出土的玉器總數達4,600件以上,其中約3,900件出自1,523座墓葬中,文化層出土的也有七百多件,顯示這些大量而且精美的玉器在生前及死後都是卑南文化人的最愛。卑南玉器主要包含武器、工具及裝飾品3類,其中以裝飾品居多。武器主要是矛鏃,工具則是錛鑿與斧,裝飾品包括頭飾、耳飾、項飾、腕飾等,其中以玉玦耳飾占了大部分。卑南文化人平日就會佩戴玉飾品,但較精美的玉器隨著它的主人進入石板棺中成為陪葬品。
除了玉器之外,卑南遺址也出土玉器廢料,代表有部分玉器是在當地製造的,或可進一步推測卑南文化人也有製作玉器的技術。但是廢料的數量不多,與大量的玉器不成比例,也就是說,大多數的玉器仍是由外地貿易輸入而不是當地製作的。
相對於玉礦區附近的平林遺址,出土大量廢料卻很少有玉器成品的情形,如果說部分的卑南玉器可能出自平林遺址的工匠之手,似乎也順理成章。但有考古學家認為平林遺址出土的少量玉器中,卻看不見卑南文化主流的玉器型式,平林遺址至少不會是卑南玉器的唯一生產區。那麼卑南玉器到底是誰做出來的?平林遺址製作的玉器到底又給了誰?至今仍然很難給一個很肯定的答案。
史前人使用的台灣玉主要來自撿拾河中的籽料,供給有限,但是台灣玉玉器卻分布全台。運送流通需要跋山涉水及漂洋過海,若台灣玉不是珍貴稀有,史前人何苦如此。然而距離花蓮豐田玉礦區約一百多公里外的卑南遺址卻擁有全台灣最多也最優質的玉器,而且時間持續了一千多年,如果玉器代表財富,台灣東部是當時全台最富有的地區,而台東卑南是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卑南遺址擁有豐富精美玉器的現象帶出很多值得探究的問題:史前時代台灣製玉工藝的產業鏈究竟為何?台灣玉從撿拾、製作、運送到最後交到卑南文化人手中,中間涉及的資源控制及交換的情形如何?史前玉器在興盛時期全台都有,但為何卑南文化人的玉器消費遠高於其他地區,而且歷經千年不墜?製作一件玉器相當費時費工,玉器得來不易,玉材產地居民及玉器工匠們為什麼願意長年維持與卑南文化人交易?卑南文化消逝的年代與玉器沒落的年代相近,這是巧合還是背後有什麼未知的故事?
有關台灣玉與史前人之間的諸多謎題,至今仍有很多細節有待考古學家獲得更多的資料來破解。
漂洋過海的台灣玉
在史前時代,台灣玉不僅在台灣流行,在整個環南海的東南亞也很受歡迎。台灣玉在東南亞流行可分為兩波,第一波在距今約4,000~2,500年前,一些卑南文化型態的玉器,像是耳飾玦、管珠、鈴形玉珠、玉環等,在呂宋島及巴拉望島出現。這一波的玉器輸出都是成品輸出,可能是由台灣的史前移民佩戴而隨之帶入的。
第二波約距今2,500~2,100年前,東南亞地區已進入鐵器時代,也是台灣玉器由盛轉衰的年代。這時台灣玉的輸出改為玉材輸出,在綠島、蘭嶼、菲律賓北部、呂宋島南部、越南南部及泰國南部的遺址都發現台灣玉質地的廢料。在越南南部及泰國南部的遺址也發現台灣玉製的方塊玉料,這類方塊玉料可能是台灣的玉匠帶出島外的胚料,然後在海外連工帶料地完成當地指定製作的玉器。
這時期當地流行的玉器是「三突起耳飾玦」及「雙頭獸耳飾玦」,這兩種飾品在距今2,500~2,100年前流行於菲律賓呂宋島、巴拉望島、婆羅洲、越南中部到南部、柬埔寨南部、泰國南部等地,台灣太麻里的舊香蘭遺址及蘭嶼也曾出現「三突起耳飾玦」。這兩類玉器大多使用閃玉製作,少部分使用其他材質,使用的閃玉經鑑定後大多數是台灣玉。
台灣玉在東南亞環南海地區廣泛分布的情形,說明了海洋對史前人來說不是阻隔而是道路,他們在環南海地區早就行動自如了,台灣玉在南海地區的貿易交流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史前人在南海的貿易交流仍是有選擇性的,像是地理上離台灣較近的越南北部反而看不到台灣玉,而一些出現台灣玉的遺址卻和南島語族的分布有高度的相似性,這似乎暗示台灣玉在東南亞的分布很可能和古南島語族的擴散或交流有關。
消失的記憶
史前玉器在進入衰退期之後,用玉的傳統竟然斷絕,文獻及原住民口傳故事中都不見台灣玉的蹤跡。人們對台灣玉的記憶就像被人消磁一樣,要不是卑南遺址出土大量的台灣玉玉器,實在很難讓人相信台灣玉在史前時代曾有過那樣輝煌的歲月。
用玉傳統的消失代表史前台灣玉的供銷鏈結出了問題,而這究竟是供給端的問題還是消費端的問題?以供給端來說就是玉礦,在60年代台灣玉正熱門的時候,人們仍然可以輕易在玉礦區附近的河床上撿到台灣玉,二千多年前的史前人應該不難取得台灣玉籽料。另一方面,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曾經有什麼天災地變影響台灣玉的產出。相反地,經常性的地震及颱風反而會鬆動瓦解礦脈中的礦石,翻落溪中的台灣玉經過裂解滾磨最後成為溪中的籽料,所以說台灣玉的供給端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考古學家從考古證據中判斷,應該是消費端產生了變化。玉飾品被玻璃及瑪瑙取代可能是台灣玉器衰退的主因,這個流行品味的轉變可能源自於鐵器時代大量的海外接觸。但是這樣的說法只是概括性的,其實這涉及到全台灣新石器時代晚期過渡到鐵器時代的過程。
在卑南遺址上卑南文化消逝的2,300年前、玉材開始大量輸出東南亞的2,500~2,100年前、玉器進入衰退期的2,000年前,這段時間的這些現象究竟有沒有因果關係?台灣進入鐵器時代大量的海外接觸是否是轉變的第一張骨牌?台灣玉礦並未枯竭,玉器質量卻急遽衰退,用玉傳統消失,玉匠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他們是失業的勞工,還是南向風潮下的台灣玉商人?更多的細節及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考古學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掌握有限的資料卻要解釋許多的疑問,有時更多的線索帶出來的是更多的疑問,答案總是若隱若現。充分的考古資料是解答的基礎,新的科技帶來更確切的分析結果,希望拜科技之賜,考古學家可以得到更趨近真相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