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認識飛魚季

105/11/30 瀏覽次數 5652
蘭嶼飛魚季,是原住民達悟族的文化核心之一。通常,每年三到六月份是成熟飛魚在蘭嶼附近海域出現最多的時期,不過今年卻晚了一個月,原因是什麼呢?請聽科學三分鐘,在現在這段飛魚季的期間,為您帶來今天的主題:「認識飛魚季」。

飛魚是蘭嶼人最主要的傳統食物之一,也是當地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捕捉飛魚是蘭嶼達悟族的文化核心,從蘭嶼人的相關習俗,以及不濫捕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們珍惜海洋資源的文化思維。

如果您上網搜尋一些資料,可能會發現一種說法,飛魚的魚群是「隨著」黑潮來到蘭嶼附近的海域。這個說法並沒有錯,但是,如果要對飛魚季有更深入的認識,就要好好解釋一下了。

其實,台灣東邊的黑潮一年四季都有,只是強弱不同。但是飛魚季呢,卻有明顯的季節性。所以飛魚季跟黑潮之間,嚴格來說沒有直接的關係。黑潮是海洋中的洋流,流速相當地快,可以為迴游性的魚類提供一個快速便捷的路徑,就像海中的高速公路一樣,包括飛魚在內的很多魚類都會利用它。因此,可以說飛魚是「隨著」黑潮來到台灣東部海域,但卻不是「因為」黑潮而來的。

為什麼成熟飛魚的魚群,每年大約會在固定的時間,來到台灣東部海域呢?本集單元的科學顧問,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張水鍇,為我們從科學角度解釋了飛魚季的成因:

張教授:
台灣飛魚季的飛魚,都是已經成熟的大體型的飛魚,牠們來這邊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產卵。三到六月是台灣東部水溫環境最適合產卵的時候,所以那些大體型的飛魚大量出現在台灣,就在這個時候。

張教授更用今年飛魚季的特殊現象為例,進一步說明飛魚季發生的關鍵,就在「水溫」。

張教授:
往年三月的時候飛魚季就開始了,但是今年的水溫比較低,四月才大量出現,晚了一個月……也就是說,飛魚的出現會受到水溫的影響,

另外一個台灣民眾常見的誤解是,以為飛魚季出現的飛魚都是一樣的。其實飛魚的種類很多,張教授也對此做了說明:

張教授:
蘭嶼的飛魚其實有很多種,其中最多的我們叫做紅斑鰭飛魚,牠大概到蘭嶼就在蘭嶼那邊產卵,然後就往東走,去到哪裡我們還不太清楚。另外一種叫做白鰭飛魚,牠是從菲律賓一路產卵到北部,然後再往日本那邊去迴游。

最後值得強調的是,飛魚季是成熟飛魚大量出現的時間,但是在其他時候還是有飛魚的,只是因為體型很小,漁民不利用牠。比如說在冬天,綠島附近有很多小體型的飛魚,沒有人要捕,科學家為了要做研究去捕捉,才發現數量很大。因為成熟的飛魚才能被人類利用,於是我們就把三月到六月,成熟飛魚大量出現的時期定為飛魚季。

【本單元由科技部補助製播】2014-06-01 16:55: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