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雷射的多元醫學應用(四):雷射針灸於下背痛治療的應用

105/11/11 瀏覽次數 3204
下背痛是常見的病理現象,80-85%的人一生中最少會遇到一次,而且每年的發生率約15-45%。下背痛和其高復發率造成了醫療上的負擔,並且限制了病人的活動範圍和方式。中醫認為經絡氣血的阻塞是下背痛的主因,中醫常說:「不通則痛;痛則不通。」針灸治療刺激特定穴道可以減少經絡的瘀塞,引導正氣的循行,並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環。中醫常用實體的針具來針灸來治療下背痛,但病患因為需要經常回診而造成順從性降低。另外,也有一部分病患因害怕針灸針引起的疼痛,甚至放棄接受針灸治療。少部分病患轉而使用消炎藥膏或貼布來止痛,但藥物經皮吸收療效有限。

許多科學家嘗試發展新的替代針灸器具的方法,穴位刺激的工具從發展初期的石頭或金屬,慢慢演變迄今,目前最熱門的就是雷射針灸,它屬於一種低能量雷射治療(Lower Level Laser Therapy,LLLT)。雷射可用來作為穴位刺激的替代品發展已經30年了。自從1970年代,低強度雷射以非侵入性、無痛且少副作用的治療,有許多研究報告應用在頸部疼痛、糖尿患者的傷口癒合,以及張力性頭痛或筋膜疼痛症候群。

2015年最新的雷射針灸治療下背痛研究報告發現,使用波長固定在600 nm的雷射針灸儀器在13個針灸常用治療穴位,包含GV3-腰陽關, GV4-命門及GV5-懸樞以及左右各一的BL23-腎俞、BL24-氣海俞、BL25-大腸俞、BL40-委中及 GB30-環跳,用以上穴道合併做3分鐘的治療,可以得到和針灸治療相近的效果。

根據針灸學教科書上說明針刺針灸的深度介於10.3到90.3mm之間,但研究指出雷射只可以穿透進入皮膚5.5 mm的位置進行治療,這也說明雷射針灸儀仍無法克服深度不足的問題。傳統的針灸的止痛機制可能是針刺能促進人體神經系統釋放天然的止痛物質—內啡肽,有強烈的麻醉、鎮痛作用,而且已經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和世界衛生組織證實,對於改善下背痛有相當效果。而LLLT的止痛機制目前仍不是很確定。目前有兩種說法,第一個原因是LLLT會降低發炎因子的劑量,例如前列腺素E2、介白素以及腫瘤壞死因子等;第二個原因是LLLT會刺激粒線體製造三磷酸腺苷影響還原路徑,進而造成細胞內化學物質的平衡以及使細胞增生。此外傳統針具有許多長度和手法可以選擇。相較之下,雷射針灸較沒有暈針以及消毒器械安全等疑慮。所以未來研究發展方向應朝針灸儀的波長設定去發展(不同波長下對於同一疾病的治療)以及朝如何設計合適的強度雷射針灸儀,如何使雷射光強度更強能穿透更深層的皮膚但卻又不會對皮膚組織造成傷口。

筆者認為雷射針灸對於怕針的下背痛患者提供了另外的新選擇,我們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研究證實雷射針灸的其他適應症與其可能的有效機制去做深入的探討,相信這樣的報告對於未來臨床的應用上一定會很有幫助。

備註
感謝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 MOST 104-2515-S-214-001」。
 
責任編輯:黃耿祥
審校:楊智惠、李俊廷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