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的新療法
103/01/14
瀏覽次數
6671
王道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瑞士蘇黎世大學結合了幾個研究機構的資源,組成一個神經損傷復健技術研究中心。其中法國人庫爾蒂納(Gregoire Courtine)負責的研究團隊,6月1日發表了一個實驗結果,引起廣泛注意。他們以老鼠做實驗,在第七、第十胸椎的位置分別截斷半邊脊髓(一處左,一處右),使下肢完全癱瘓。兩個月後,老鼠仍舊維持癱瘓狀態。換言之,研究人員刻意分別保留了半邊脊髓,希望透過他們開發出來的復健方式,刺激腦子發展新奇的方式,再度控制下肢。
他們開發的復健方式有兩個要素:用電子和化學雞尾酒(含有神經傳導物質)刺激控制下肢運動的脊髓;再輔以機器裝置,引誘老鼠活動,這等於刺激牠們的腦子積極控制下肢。結果,平均6周後,老鼠得以再次行走,1分鐘7 m。他們以100隻老鼠做實驗,都得到同樣的結果。解剖後,研究人員發現老鼠脊髓中的神經纖維是正常老鼠的4倍。
這個研究已進行了5年,這一實驗的成功關鍵在於使老鼠主動參與復健。庫爾蒂納說:「一開始,老鼠頻頻掙扎,情況真的不妙。但當牠跨出第一步時,老鼠看來都很驚訝,像是說『哇!我能走耶!』」不過,他坦白承認,他不清楚類似技術能否幫助人類脊髓傷患,但這個研究確實帶來了治療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