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天上乘風破浪- 建立探索太空天氣的新艦隊
109/11/03
瀏覽次數
1398
張起維
|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對跨入2020年代的現代社會來說,太空科技與太空飛行已經不是僅限於科幻故事或則少數強權的東西,而已經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的民生、國防及商業工具。衛星導航是我們每天掏出手機找路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衛星網路也形成後5G (Beyond 5G) 通訊系統的重要環節。位在200 – 1000 公里高度間的低地球軌道(Low Earth Orbit)宛如這個時代即將大量航行的新海洋,將成為衛星航行及資訊交流的新介面。而如同海上船艦會受海勢及天氣影響,低軌道衛星通訊與飛控會受到地球大氣層最高層的電離層與熱氣層影響。由國立中央大學主導設計、組裝、操控的飛鼠號(Ionospheric Dynamics Attitude Subsystem Satellite,簡稱IDEASSat)立方衛星將成為探測電離層太空天氣的重要觀測平台。4.5公斤重量的飛鼠號是將原本安裝在450 公斤重量福衛五號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縮小到全頭大小,再搭配微型衛星航電。如同飛鼠號大小的小型人造衛下應可大量生產、發射,成為太空天氣監測及探索的新觀測網。飛鼠號預計今年12月發射,也將搭配與美國、印度、新加坡合力開發的小型人造衛星建立新的太空天氣監測網。飛鼠號的開發更成為國立中央大學今年新成立的太空科學與工程系的學生體驗衛星系統工程、科學任務設計、任務飛控作業的實作學習機會。
太空(33)
衛星(25)
推薦文章
113/05/21
紅海珊瑚恢復力驚人——臺灣珊瑚復育借鏡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6/28
碳封存是臺灣淨零解方之一,如何兼顧環境及社會、經濟的需求?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4/30
低軌衛星能全面取代地面基地臺嗎?「臺版星鏈」有望年底問世——專訪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29
輸血回春是真的? 啟動幹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GDF11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