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網路犯罪與數位證據

105/02/05 瀏覽次數 3303
對科學似是而非的誤解,輕則帶來謠言的流傳,重則造成傷害或危險。為此,2014年一月起,IC之音的新型態科學節目《似是而非》,期待發掘各科學領域中,常見的「似是而非」的誤解,或「意想不到」的科學知識或突破,並邀請專家辯證與辨正。破除迷思,日新又新,《似是而非》期許在每一集的節目中,為您帶來一點點觀念上的突破與收穫。歡迎收聽!

在網路上發言是匿名的,所以無論說什麼都無所謂?
存有個人隱私或公司資料的電腦、手機,送修或報廢前只要刪除檔案就OK了?
網路購物、賣東西、網路銀行交易都有安全機制,沒什麼好擔心或防範的?

前兩個觀念都明顯地似是而非,網路上匿名發言還是可能被人肉搜索(雖然搜索別人不公開的個資是違法的!);至於電腦、手機的資料或照片、影片,別說刪除(Delete)不夠安全,就算format(格式化)都未必安全!第三個觀念,雖然交易有安全機制是對的,但如果不留心,詐騙手法仍可能越過安全機制達到詐騙目的。我們該怎麼辦?

本集《似是而非》節目,特別為您邀請到鑑識與科技犯罪防制專家,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助理教授李承龍博士,教您在網路時代保護自己,建立關於數位證據的正確觀念!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4-01-24 18:30: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