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當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 VR、AR 與 AI 科技如何扮演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關鍵助手?

112/10/30 瀏覽次數 6021
圖一: 3D VR 眼鏡讓高齡者不必遠距離移動就能擁有擬真體驗,並在體驗過程中同時達到身心療癒的效果。(影像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圖一: 3D VR 眼鏡讓高齡者不必遠距離移動就能擁有擬真體驗,並在體驗過程中同時達到身心療癒的效果。(影像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臺灣即將在 2025 年進入 75 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 20% 的「超高齡社會」,未來臺灣除了要面對人口結構改變所造成的勞動人力不足問題,更要思考如何讓高齡者活得長壽又健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過去數年一直積極研究可以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科技服務,例如應用 3D 虛擬實境(VR, Virtual Reality)進行芳香治療、園藝治療、懷舊治療等課程,或是應用擴增實境(AR, Augmented Reality)進行情緒認知與管理,以及藉由高階顯示器打造智慧魔鏡,引導高齡者建立運動習慣等。

「這些研究結果皆指出,科技對於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有明顯幫助,」郭鐘隆分享,平均有 50-80% 的高齡長者透過這些科技應用改善病情、延緩惡化程度,而且看起來更有活力,也讓情緒更加穩定。

3D VR 與 AR 結合課程,促進身心療癒

郭鐘隆的研究主要應用實境科技與 AI 人工智慧來優化高齡者生活。實境科技的好處是能透過虛擬的世界或物件,讓高齡者不必辛苦移動就能擁有擬真體驗,以 3D VR 芳療課程為例,高齡者只要戴上 3D 眼鏡與耳機,就可以根據課程主題進入相對應的 3D 虛擬世界,譬如課程主題若為「冥想」,使用者會在 3D VR 眼鏡看見一片森林,教室內搭配的氣味則是檀香。

當 3D VR 體驗結束後,會開始進行實體手作課程,像是製作薰衣草精油、香氛包等,除了可以讓長輩們再次複習課程內容、強化學習成果,更能促進人際交流互動,讓參與的長者互相欣賞對方作品,或是和親友共享成果,藉此提升自我認可與價值,達到身心同時療癒的效果。

另一方面,高齡者是最容易罹患失智症的族群,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障礙外,亦常伴隨情緒、行為、精神疾病等「非認知症狀」。為此,郭鐘隆特別將失智症常見的異常亢奮、憂鬱、焦慮、妄想等情緒,製作成一張張情緒牌卡,讓高齡者用手機或平板掃描牌卡後,出現一位虛擬的花仙子與高齡者進行互動,並向長輩們說明該種情緒有哪些對應症狀,又有哪些植物和精油可以控制情緒。最後,在 AR 課程的尾聲,還會邀請芳療師前來指導高齡者如何調配精油,進一步加深學習印象。

圖二:高齡者透過手機或平板掃描牌卡後,就會出現一位虛擬花仙子與長者進行互動,並和長輩說明有哪些植物與精油有助於控制情緒。(影像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圖二:高齡者透過手機或平板掃描牌卡後,就會出現一位虛擬花仙子與長者進行互動,並和長輩說明有哪些植物與精油有助於控制情緒。(影像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AI 輔助遊戲,強化訓練成效

除了 AR、VR 等實境科技外,近年來相當熱門的 AI 人工智慧,也可以扮演與高齡者互動、對話或遊戲輔助者的角色。像郭鐘隆率團隊設計的「AI 樂智桌遊」,比照國人相當熟悉的大富翁遊戲形式,由高齡者擲骰子前進,每一格都有與認知能力相關的題目或任務。在遊戲過程中,AI 機器人會依據高齡者所處關卡,唸出題目或引導其執行任務,並在輔助高齡者順利完成遊戲的同時,也讓高齡者藉由遊戲達到訓練認知能力、預防失智且促進社交互動能力的效果。

此外,郭鐘隆還應用 AI 打造虛擬教練,讓高齡者只要站或坐在以高階顯示器打造的智慧魔鏡前,就能開始健身訓練。在訓練中,魔鏡上的 AI 虛擬教練不只會示範動作,還會評估完成度及標準度,搭配遊戲元素與任務集點,提升高齡者使用意願。

圖三:在以高階顯示器打造的智慧魔鏡前,就能跟著 AI 虛擬教練開始健身訓練,並評估動作完成度及標準度。(影像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圖三:在以高階顯示器打造的智慧魔鏡前,就能跟著 AI 虛擬教練開始健身訓練,並評估動作完成度及標準度。(影像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為了擴大科技影響力,目前郭鐘隆團隊正在規劃提出國科會的產學合作計畫,與有興趣的企業洽談,希望可以成立「長者智慧健康室」,提供各種可以促進高齡者身心健康的科技設備,「我希望這些科技設備可以成為高齡者的知識學習站,讓人在邁向老年階段時,不是只能看電視或發呆,而是可以活得更充實、健康與開心,健康老化,提升老年生活的品質,實踐樂齡人生,」郭鐘隆滿懷期待地說。

資料來源

● 採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郭鐘隆教授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