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為什麼你比我健康?–生物資料庫探討基因與環境對我們健康的的影響

102/05/17 瀏覽次數 4131
為甚麼有些人整天不運動,身體還是維持很苗條?
為甚麼有些人煙酒不沾,可是還會不幸地罹患癌症?

我們都知道,維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但是,我們也逐漸曉得,疾病發生的原因與預防疾病的方法不是那麼簡單。還有很多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和每個人的基因遺傳密切相關,而臺灣生物資料庫建立的目地,就是希望為醫學研究學者建立一個可長可久的資料庫,來尋找臺灣地區民眾疾病發生的原因。尤其我們希望將資料庫建立的重點,放在探討「環境和基因互動」對健康或疾病發生的影響。

中央研究院目前在生物資料庫的推動階段,花很大的努力讓民眾了解甚麼是臺灣生物資料庫。也透過層層的關卡,來維護參與民眾的隱私。我們希望這些有用的訊息,能為我們下一代的健康提供關鍵的訊息。

「天增歲月人增壽」,這句常用的對聯,代表人們對健康的渴求從古至今不變。現代科學昌明,我們不必像秦始皇一樣尋找仙丹妙藥,而是透過影響健康的內外因
子,讓科學告訴我們秘訣。

沈志陽用相當逗趣的「三國演義」人物開場:周瑜大叫「既生瑜、何生亮」而亡,只活了36歲;諸葛亮笑他EQ太低,但諸葛亮「鞠躬盡瘁」、積勞成疾的結果就是享年54歲;這時曹操就出來說諸葛亮了,「蜀國那麼小,比魏國大嗎?我跟你一樣是宰相,還不是活到66歲!」最後趙子龍一句話就讓大家閉嘴:「不要吵!我成天在戰場上可能被人砍死,我活了超過70歲!」

DNA差0.1% 他欽差我騎車

沈志陽說,一般觀念認為:健康和外在的環境很有關係,但外在的環境好像又不能解釋健康的全部。難道百歲人瑞是因為「他阿公當年有修橋鋪路」的庇蔭?是基因與遺傳比較重要,還是環境比較重要?

他表示,有些嚴重影響人們健康,甚至要命的慢性疾病,「基因」是可能的因素之一。每個人類基因都有一些輕微的差異,可能造成高矮胖瘦,當然也可能是生病或健康的原因。沈志陽幽默地說,「我和我的祖先沈葆楨只有0.1%的DNA有差異。但這0.1%讓他變成臺灣欽差大臣,我只能騎腳踏車到花蓮。」

基因是先天因素,那有沒有後天因素,甚至先天、後天互相影響?沈志陽談到他正在研究的乳癌。目前遺傳學的研究指出,乳癌是許多作用較輕的基因共同影響的結果,例如參與動情激素的分泌、細胞的生長或分化的基因。他的研究團隊調查大量病例,研究結果也支持「多基因致癌」的模式。

乳癌也有外在因子。西方食物含有較多的脂肪、膽固醇,造成女性初經提早、動情激素和荷爾蒙分泌增加,進而增加發生乳癌的機率;現代女性晚婚、晚生、自行哺乳少,都可能是導致乳癌的原因。沈志陽歸納,乳癌的高危險族群有「初經小於13歲」、「未懷孕或生第一胎超過30歲」、「沒有哺乳經驗」三項,但他統計過759名乳癌病友後發現,有39%這三項因子都沒有,一樣得乳癌,這又該怎麼解釋?

他認為,患病的因素應該是「不好的基因碰到了壞(環境)因子」。某些女性因為體內遺傳了同質變異型的FGFR2基因,加上那三項危險因子,就得到乳癌;但有些女性並沒遺傳到該種基因,就算有一、兩項危險因子也不會得乳癌。

世代研究 有助預防疾病

至於如何研究內、外因子對健康的影響?沈志陽說,目前研究人類疾病發生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病例對照研究法」,從病人和健康者分別蒐集遺傳、環境等資訊,加以分析或歸納推測患病原因;另一種是「世代研究法」,長期追蹤一群原本健康的人,透過記錄他們的遺傳和生活環境,找出未來患病的原因。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但還是以世代研究法較好。

沈志陽指出,臺灣在世界上最有名的研究是Beasley博士在二、三十年前對臺灣公務員長達15年的追蹤,發現B型肝炎帶原者得到肝癌的機率比非帶原者多200倍。這個發現讓臺灣有了大規模的B肝疫苗接種計畫,也大大減少B肝帶原者與肝癌發生,具有偉大的公共衛生貢獻,依據的就是世代研究法。

中研院目前與許多學者依據世代研究法,推動一個台灣地區慢性疾病的數據、檢體資料庫(Taiwan Biobank )。計畫以桃竹苗(客家)、雲嘉南(閩南)、花東(原住民)地區為主設置地點,募集大量的志願參與者,在完整的解釋和個人隱私的保密之後,進行身體各項健康指標的檢測,長期追蹤。

「這不是免費的健康檢查,這是像捐血救人一樣的崇高功德。」沈志陽強調,維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但是疾病發生的原因與預防的方法都不簡單。他希望這個屬於臺灣地區本土的生物資料庫能為下一代的健康提供關鍵的訊息,幫助我們在「後基因體時代」進行更深入的致病機轉研究,了解生活上危險因子與疾病發生關係,進一步解釋「人為什麼會生病?怎樣維持健康」的問題。

【2009-11-16/聯合報/記者蔡永彬/臺北報導】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