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侏羅紀公園
103/12/03
瀏覽次數
8066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在真實世界中,果真有個侏羅紀公園的話,那一定是在美國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當然,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裡有一大片侏羅紀晚期地層,向四周延伸,廣達600萬平方公里,時間深度1,000萬年,地質學者稱為莫里森地層(Morrison Formation)。
古生物學者在莫里森找到了大量恐龍化石,包括9種鳥臀類以及蜥腳亞目的12個屬。有史以來體型最巨大的陸地動物,就是侏羅紀的蜥腳類恐龍,例如大家熟悉的馬門溪龍。在莫里森,幾乎每個化石採集地點,古生物學者都能找到3~5種不同的恐龍,表示當時牠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可是莫里森的資源並不特別豐饒,怎麼能容得下那麼多巨型恐龍生活?
最近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與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專家合作,解答了這個侏羅紀公園之謎,祕訣是:以「分化」達到「共存」。
首先,研究人員以X射線斷層造影技術重建高鼻龍(
Camarasaurus
)與梁龍(
Diplodocus
)兩種蜥腳類恐龍的頭骨,然後再做生物力學分析。研究人員判斷那兩種恐龍的頭骨是針對不同的植物食物演化出來的。簡言之,高鼻龍有強大的顎,可以咀嚼堅硬的針葉樹;梁龍的顎與咀嚼肌都不夠強大,以蕨類、木賊維生。
然後研究人員分析了35種蜥腳類恐龍,證明高鼻龍與梁龍分別代表一個形態類型。而莫里森蜥腳類恐龍的頭骨形態表現出極大的多樣性,正是牠們在有限的環境中以「特化」為自己打造棲位的證據。
參考資料
Button, D. J.
et al
. (2014) Cranial biomechanics underpins high sauropod diversity in resource-poor environments.
Proc. R. Soc. B
,
281
, 20142114; DOI: 10.1098/rspb.2014.2114.
恐龍(20)
分化(6)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0/30
給你耐操又勇健的稻米!看科學家如何幫助水稻對抗生存逆境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