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乳房X光攝影的得失
103/10/03
瀏覽次數
9350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乳癌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國民健康署提出的對策之一,是鼓勵婦女做乳房攝影,以提早發現癌變。它的說帖寫道「目前國際上最具醫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研究顯示,50歲以上婦女每1~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3成」云云。
事實上,針對以乳房攝影篩檢乳癌的得失,歐美早已展開辯論。今年5月底,美國哈佛大學的團隊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學術期刊上,針對一個密切相關的問題發表了最新的研究結論。問題是:新的X光數位影像是否比傳統的X光底片更為靈敏,而且分辨率更高?哈佛團隊的答案:所得極為有限,但是「過度診斷」率和成本都提高。
這份報告再度讓人注意到以乳房攝影篩檢乳癌的得失。正巧兩位瑞士學者也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周報(
NEJM
)報導了瑞士經驗。原來瑞士的醫政與醫學機構去年(2013年)初聯合聘任了一個專家小組,針對乳房攝影提出政策建議。
專家小組的報告在今年2月初公布,明確指出:在美國,要是婦女從50歲起每年做1次乳房攝影,連續10年,結果是:每防止1人死於乳癌,就有490~670人因「偽陽性」而必須複檢;70~100人接受不必要的切片檢查;3~14人診斷為乳癌,但是她們的病灶絕不會發展到必須接受醫療的地步。正因為乳房攝影篩檢有這些缺失,專家小組建議醫師必須向婦女提供明白又平衡的資訊。
然而談何容易。吸收、消化資訊,再據以做出選擇,是理性的人生態度。但是理性選擇預設了責任。歡迎選擇的自由,卻不願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人之常情。病人面對負責提供資訊的醫師或公衛人員,並不會感激,因為資訊使選擇變得困難。至於醫師,更不可能欣然接受更多的義務。
過度診斷(over diagnosis):指以篩檢方法偵測到的病灶,即使從未發現也不會影響病人生命,例如乳管原位癌(DCIS)。
參考資料
Beil, L. (2014) To screen or not to screen : after 40 years, mammography' s limits becoming clear.
Science News
,
185
(13), 22 - 26.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4年10月,502期,76 ~ 79頁
乳癌(12)
乳房攝影(2)
成本(3)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6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09/30
從歷史中挖掘未來:綠豆的基因祕密與氣候生存法則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廢棄蝦殼讓魚魚變漂亮——天然增豔劑新材料
文詠萱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8/28
SRF 是環境殺手?還是減碳小幫手?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