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末次冰期以來的臺灣古環境變遷
103/11/17
瀏覽次數
41966
陳文山
|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末次冰期以來,因全球氣候的變暖導致海水面急劇上升,臺灣的造山運動以及來自山脈的大量沉積物堆積,造成臺灣周圍海岸環境產生急劇的變化。末次冰期以來海岸變遷,對於史前動物遷移以及史前人類的生活型態產生重大的影響。
27,000至18,000年前,地球正處於寒冷的冰河期,全球海面較今日低約140-120公尺,現今的淺海陸棚大都曝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臺灣海峽同樣也成為連接亞洲大陸的陸地。在這寒冷的冰河期,地處亞熱帶的臺灣島,在海拔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也被冰河覆蓋,形成高山冰河。
18,000年前之後,全球氣候逐漸升高,進入了溫暖的間冰期,海面也逐漸上升,海岸線朝陸地前進。原本連接亞洲大陸的陸橋逐漸被海水淹沒;約10,000年前,終究回復現今的海峽地形。此時高山上的冰河也已消失,只遺留下冰河的遺跡。約至5,000年前,氣候才逐漸穩定下來,海面達到最高點,現今臺灣島周圍海岸平原都已被海水淹沒,海岸線位在現今山麓與丘陵地的前緣。5,000年前之後,海面不再上升,但是河流搬運大量沉積物堆積在海岸,並逐漸地擴大成為西部海岸平原。
臺灣自27,000年前至今,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海岸環境歷經了海進與海退的巨大變動,同時也造成人類與生物的遷移。從27,000至11,000年前,生活在亞洲大陸北方的冰河哺乳動物以及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八仙洞遺址長濱文化,27,000至15,000年前)都曾經遷移到臺灣島。
冰河(20)
考古(31)
推薦文章
114/06/30
睪丸怕熱是真的!熱中暑可能讓生殖系統全面當機
張菁萍 教授
|
奇美醫學中心腦心血管研究室主持人
儲存書籤
114/05/30
來到臺灣百萬年,山脈與冰河怎麼形塑紅圓翅鍬形蟲的DNA分歧和混血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1/17
被視為海洋藍碳的紅樹林,為何是臺灣適合的固碳策略?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