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大腦心智與運動功能的老化

103/06/11 瀏覽次數 3733
我們都知道物品用久了,可能有老舊、故障的一天。人體也像機器一樣,隨時間的進程而變化,年輕時強健的身體和敏捷的大腦,在中、老年期功能不如以往,甚至出現不同種類和程度的病變。本系列智慧巡禮系列講座的尾聲,臺大醫學院神經部吳瑞美教授,帶領大家認識兩種神經系統的退化疾病–失智症及巴金森症。

當年齡漸長,腦部退化反映在記憶和其他功能障礙,嚴重影響社交及職業功能,即為老年失智症。臨床上常用「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或「臨床失智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 CDR)」等工具衡量認知功能失常的程度。例如,受測者必須在聽到一串數字後,唸出相反順序的字串,聽到「378259」,你應該可以馬上反應:反序為「952873」,普遍而言,7個數字以內的題目,對一般人來說都不成問題,然而,失智症患者卻可能感到吃力、甚至無法回答。除了記憶力,語言、視覺空間技巧、操作執行等功能退化,也阻礙了患者的生活,進而影響自我照顧、解決事情的能力,造成情緒不佳、對原本感興趣的事情失去熱忱。

除了年齡,基因遺傳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顯示,一等親中有家人患有失智症,發病率為其他人的3.5倍。另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也會提高失智症罹病率,值得大眾警覺,建立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習慣。

同屬退化性疾患,巴金森症主要症狀顯示在運動功能的障礙。19世紀的英國醫生詹姆士‧巴金森(James Parkinson)發現這種行動遲緩、肌肉僵直、四肢不自主抖動的神經性疾病,此病因而得名。常見特徵還包括說話聲調平板小聲、因難以判斷平面空間而把字越寫越小、面無表情的撲克臉等等。

目前研究發現,腦中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可能與此疾病的發生有關。臺灣65歲以上人口中,約1-2%患有巴金森症。少數巴金森症患者為年輕型(45歲以下),佔患者中的4-12%。由於現代遺傳研究的進步,科學家研究指出,5-10%巴金森症患者具有家族遺傳史,某些基因突變已證實為病因,吳教授的研究團隊更發現,華人具有特定的遺傳因子(LRRK2),此基因的變異與患病相關。

確定診斷之後,若能對疾病有深入了解、遵循專業人員提供的治療計畫,有益於患者與照護者的身心調適。除此之外,規律作息與運動習慣能幫助患者延緩退化。維持生活中的多樣活動,如規劃一天的外出行程、多和身邊的人互動、玩遊戲訓練認知功能等,也是年長者鍛鍊大腦的好方法,而這些都需要用心經營與規劃。

照護技巧其實是需要學習的,國外有許多專業機構和團體的支持,但在臺灣,主要照護者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能以同理心去思考老人家的想法,理解許多症狀與表現由不正常老化所引起,能減輕一些照護時的挫折感。吳教授鼓勵病友及照護者組成團體,在經驗分享與共同活動中相互支持,提供彼此更多力量。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