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是一種以寒顫、壯熱、頭痛、出汗為臨床特徵的疾病,傳染力跟致死率都很驚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3 年的統計,全世界仍有 1.98 億個瘧疾病例,並且有大約 58.4 萬人死於瘧疾。嚴宏洋老師在本次講座中,引領我們回顧瘧疾療法的演進歷史,並且為聽眾介紹今年榮獲諾貝爾生醫獎的屠呦呦,在治療瘧疾研究工作上的具體貢獻何在。
講演綱要(撰文|高英哲)
瘧疾是由瘧原蟲感染而起,瘧蚊則是將瘧原蟲注入人體的病媒;發現這個瘧疾傳播機制的法國醫師拉韋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跟英國醫師羅斯(Sir Ronald Ross),分別因此獲頒諾貝爾生醫獎。對於台灣人來說,瘧疾好像已經是很久遠的古老故事,因為台灣在二次大戰之後,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下,用 DDT 撲殺瘧蚊,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徹底根除了瘧疾;然而 DDT 毒性殘留以及破壞環境的副作用,日後也造成了很多問題。
台灣雖然已是瘧疾絕跡之地,但倘若你需要前往瘧疾猖獗的地區而不幸中標,仍然需要用到抗瘧藥物。治療瘧疾赫赫有名的奎寧藥,是從正雞納樹 (Cinchona officinalis) 的樹皮提煉而成。這種在十七世紀從南美引進歐洲的樹皮粉,是歐洲人第一種能有效治療瘧疾的藥品,不過它之所以能夠殺死瘧原蟲的化學機制,一直要到 1820 年,才由法國化學家佩爾蒂埃(Pierre Joseph Pelletier)與卡芳杜(Joseph Bienaimé Caventou)確定下來,並依此提煉出大名鼎鼎的奎寧。然而瘧原蟲感染人體的機制相當複雜,光是打斷其中一處環節,並無法真正根絕瘧原蟲繁殖;瘧原蟲因此逐漸產生抗藥性,即使後來陸續研發出氯奎寧之類的新藥,藥效仍然隨著大規模使用而逐漸減弱。
至於中醫對治療瘧疾的貢獻,則要從打了二十年的越戰說起。越南到處都是瘧蚊猖獗的熱帶叢林,北越士兵死於瘧疾的人數,比跟美軍交戰陣亡的人數還多;北越跟中共老大哥求援,周恩來就在北京中藥研究所組建了 523 項目組,負責在傳統中醫藥文獻裡,尋找治療瘧疾的配方。《黃帝內經素問.刺瘧篇》跟《金匱要略》都有專門討論用針灸治瘧的方法,不過要戰場上的醫護兵人人都會下一手好針,似乎有些不切實際。
523 研究小組最後鎖定從青蒿中萃取抗瘧成分,不過起初的努力並不成功,因為傳統中藥方劑都是用煎煮的,而高溫會破壞所有的青蒿素。今年獲頒諾貝爾生醫獎,當年也是研究小組一員的屠呦呦,是在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裡,一句「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找到答案,想出用乙醚萃取黃花蒿,再經過一系列的純化,獲得青蒿素的方法。「三無教授」屠呦呦的研究貢獻,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受到重視,在發表的論文中列名在最後;反倒是美國研究瘧疾的權威克萊曼(Daniel L. Klayman),發現青蒿素的萃取方法及工作,實際上是屠呦呦完成的,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屠呦呦在治療瘧疾工作上的重大貢獻,才開始為世人所知。
目前醫界努力的方向,是要透過疫苗注射去根治瘧疾,然而抗藥性的問題,仍然為疫苗的研發工作增添不少困難。中醫古籍裡的前人智慧,可為現代醫學另闢新徑。